白癜风一个疗程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439825.html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了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简单易行的补泻手法12种,兹分述于下。
1
进针候气法
针刺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针刺有无得气,是决定补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就明确指出了一定要得气,才能生效。《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候气为先”。《标幽赋》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而不治”。
由此可见,“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必要前提。
得气快的病人,疗效比较好;得气慢或不得气的,往往收效慢或效不著。
因此,在临床上如遇有针刺不得气的病人,可采取如下的措施来促使得气。
一、留针候气法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获。”
说明留针待气,要全神贯注观察针下感觉,慎守勿失。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大约留针10~20分钟左右,有时不必动针,经气可自来。
二、循摄法
《金针赋》说:“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
杨继洲在阐发《金针赋》中以手“循摄”的方法时说:“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血气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这种循摄催气的方法,笔者在临床应用较多。
三、捻转捣动法
陈会在《神应经》中指出:“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
这种方法是摇针、提插、捻转相结合的催气法。
采用一定的手法,以达到针下气至的目的,然后即须抓紧时机施行补泻手法,《素问·宝命全形论》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标幽赋》指出:“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这样才能达到针刺补泻的目的,而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2
控制针感方向法
在远处取穴进行针剌补泻手法时,如能使针感到达病所,疗效一般较好。
《针灸大成》中记载:“转针向上气自上,转针向下气自下”。《针灸节要》中说:“内捻转使气下行至病所,欲外捻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一二寸”。
这些方法不一定都能达到目的。
在临床上多采用按压法,如《金针赋》所载:“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医学入门》中说:“欲气上行,按之在后,欲气下行,按之在前”。
例如治牙痛患者,取合谷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合谷的下方,同时右手持针,针尖斜向病所,施术后针感沿经上行到达病所,而牙痛即止。
或用接气通经法亦可,如治坐骨神经痛,针环跳穴若针感向下不能过膝时,可在该经阳陵泉再下一针,针感即可到达足趾部。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较易取效。
3
捻转飞旋法
《医学入门》说:“以大指次(食)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
临床操作时以捻转补泻为主,泻法一般连续用较大的幅度捻转数下,然后放手,拇、食二指张开,如飞鸟展翅之状,捻时食、中指内收,针体内转,放时食、中指外伸,针体向外转,一捻一放,反复数次,可使针感增强。
反之,捻转角度小之飞旋手法为补法。
曾治一胁痛患者,剧痛半月未愈,遂取阳陵泉行捻转飞旋泻法,针到病除,取得立竿见影之效。
4
提插捻捣法
这种方法是在进针得气后,针在天与地部之间,进行间歇性的捻捣,或持续性较长时间的捻捣。
间歇性一般每隔几分钟捻捣1次,每次根据不同病情捻捣数秒至数分钟,可反复数次。
多用于泻法,适用于一切痛证,能发挥镇痛、镇静和消炎等作用。
5
进退震颤法
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作较快速的小幅度进退震颤动作,使针身发生轻微颤动,多用于补法,可使血管及肌肉收缩。
多用于小儿麻痹症及颜面神经麻痹属虚者,均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6
三才补泻法
三才补泻法是分天、人、地三部进针、出针的方法。
《金针赋》说:“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至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此为极处,就当补之。凡泻者,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即须退针。”
这说明补法时,进针要由天而人,由人而地,分部而进,是徐进之意;泻法进针由天部直插至地部,是疾进的方法。
在具体操作时,补法是将针刺入天部,得气后,将针向同一方向捻转(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数次,再将针紧按至人部和地部。
与天部同样捻针法,操作完毕即将针慢提到天部,稍停即可出针并闭其孔。
如病情需要,可反复几次,这叫“三进一退,紧按慢提”,适用于寒证。
泻法是将针缓慢地刺入地部,得气后,将针向同一方向捻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数次,然后将针紧提至人部和天部,稍停即将针拔岀。
如病情需要,可反复进针数次,这叫做“三退一进,紧提慢按”,适用于热证。
例如治疗阳痿患者,针关元穴用三进一退补法,病人感觉有热感直达龟头,疗效特别显著。
7
一针三刺法
先将针对准穴位刺入得气后,捻转几秒钟,将针提至皮下,向左边斜刺一定深度,捻转得气后,再将针提到皮下,向右边斜刺,如法捻转,然后将针恢复到原来针刺方向及深度,留针10~20分钟即可出针。
例如,治疗肩关节炎及三角肌痛,常取肩髃穴得气后,将针提到皮下向右斜刺,如行龙虎交战术,有调和营卫、疏通经气、止痛作用。
又如治不语症,常取上廉泉穴,将针向舌根方向斜刺1~1.5寸,可使舌根部及喉部发胀,有疏通经气的作用。
8
捻转透针法
《玉龙歌》说:“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又说:“口眼喝?斜最可嗟,地仓妙穴透颊车”。
元时针灸名医窦默常用透穴刺法,对后世临床应用有很大的影响。
近代透穴针法有横刺透,如地仓透颊车,太阳透率谷;斜刺透,如耳门透听会,合谷透劳宫;直刺透,如内关透外关,阳陵泉透阴陵泉等。
常用捻转进针透穴法,如由悬颅透率谷治偏头痛,条口透承山治肩凝症,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胆道疾患,都取得显著疗效。
9
留针刮柄法
当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留针后,每隔数分钟刮动针柄1次。
具体操作法是:以右手拇指抵压针柄顶端,用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地刮动针柄。
这种方法针感不强不弱,病人感觉舒适,适用于体质衰弱、精神过度疲劳或敏感性强和初诊的患者。
10
弹努针柄法
《针灸大成》说:“弹而努力,此则先弹针头,待气至,退一豆许,先浅而后深,自外推内,补针之法也”。
其操作是:以拇、中指轻弹针柄,激发针感,当气至之后,再行由浅入深的插针,是属于补的方法。在留针时亦可每隔3~5分钟轻弹针柄一次。
《针灸问对》说:“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之速行”。这也适用于得气迟缓的病人。
11
平补平泻法
杨继洲说:“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是曰补,阴上之是曰泻。但是内外之气调则已”。
所谓平补平泻是较轻柔的补泻手法,其目的是使阴阳重新趋于调和。
在临床遇有不虚不实或虚实难辨之证,常应用此法。
其操作方法简单,即将针刺入穴内,然后来回均匀地捻针,或采用其他各种基本手法,借以激发经气,留针至病人有一定的感觉后,即可将针拔出。
12
拔针按摩法
拔针用轻捻出针法,在将针拔出体外后,在扎针处周围加用按摩手法,此法有帮助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及滑利关节等作用。
实践证明,针后再加按摩,确实可以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清除针刺后遗感。
培元组合针法临床技术精品推广班招生简章
各级有关医疗机构、从业医师:
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弘扬祖国医学,普及和推广中医特色疗法,方便更多的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造福更多的疾病患者,由北京培元堂中医研究院举办“培元组合针法临床技术精品推广班”将于年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介绍:
“元气乃生命之本”赵建新老师参悟《黄帝内经·灵枢》,《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针灸滋生经》等结合现代针灸医学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套培元针法。
课程特点:
(1)培元针法,是集众家之长,将经典理论融入针法与思路当中,行成一套新的以理念为核心的诊断治疗体系;
(2)教学特点:按部位讲解常见病治疗(头面、颈项部、胸背部、腰腹部、生殖部、四肢部、呼吸、消化、心血管系统)注重基础理论在临床中的发挥,诊断思路大道至简,针法讲解与实操紧凑结合,学完既用直接上手;
(3)独创二四培元针法对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效(如:内科、外科、男科、妇科、疼痛、皮肤病、五官科病、肛肠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疗法特点:
培元固本,调动元气,调整脏腑,培补正气,平衡阴阳,调畅气机。
简单易学,掌握快,复制快,疗效快,远期疗效稳定。
二、治疗范围:(适应症)
1.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
2.心脑血管系统:高血压、心悸、偏瘫、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3.妇科男科:乳腺增生、闭经、不孕不育、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卵巢囊肿、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
4.皮肤病:皮肤瘙痒、湿疹、牛皮癣、过敏性皮炎、带状疱疹、疣(寻常疣、跖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
5.美容祛斑
6.疑难杂症:帕金森、脑梗失语、偏瘫、糖尿病、
7.消化系统:急慢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嗳气、胃神经宫能症、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
8.内分泌系统:甲状腺疾病、库欣综合征、肥胖症、痛风
9.泌尿生殖系统:漏尿、尿频、尿急、尿失禁
10.肛肠病:痔疮、直肠溃疡、直肠脱垂
11.五官科常见病:面瘫、鼻炎、夜盲、迎风流泪、鼻塞、耳聋、耳鸣、口腔溃疡
12.疼痛性疾病:颈肩腰腿痛、腰间盘突出、颈椎病、长短腿、足底筋膜炎、骨刺
13.亚健康调整等
三、课程安排:
第一天:上午:诊断基础,五脏色体表的应用,病机,落脏。下午:无痛腹针十全大补基础针方与实操指导。
第二天:上午:头、颈部疾病治疗与实操指导。下午:胸背部、腰腹部疾病治疗与实操指导。
第三天:上午:四肢疾病,妇科男科疾病治疗与实操。下午:体针常用针法、霸王针、缩阴针、激情针、痛风针、卵巢保养针、丰胸针、颈五龙、腰五龙、胃病梅花针,子宫梅花针、卵巢梅花针等。
第四天:上午:常用针刺手法,二四培元针法。下午:疑难杂症的治疗思路与发挥。
四、专家介绍:
赵建新:培元针法创始人,全科执业医师,河南省知名中医师,河南省医学会代表,中国民间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分会委员。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郑州树青医学院,先后医院、医院、医院等多家医疗单位研修。从事临床工作26年,带教学生遍布多省市,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理念,擅长各科疑难杂症的耳穴及针灸治疗。目前学员分布在河北、河南、江苏、湖北、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湖南、四川、广东、江西、广西、山东、内蒙、陕西、等省份,受到广大患者一致好评
五、邀请参加对象:
1、医院、门诊、个体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推拿科、创伤科、脊柱病科、理疗科、骨伤科、康复科、中医科等)
2、理疗师、按摩师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整脊、推拿诊疗医师及从事按摩保健有关人员等
3、从事疼痛技术研究、教学、科研机构等有关人员
六、时间与地点:
年08月11-15日(10日全天报到)河南新乡
七、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元。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2、报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