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疾病知多少

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患者说:A.医生,我有宫颈糜烂,我要做手术!B.大夫,我检查有宫颈囊肿,让我做手术!C.赵姐,我这总有异味,是不是得了宫颈糜烂!D.姐,你给我看看,我这总流东西,好像烂了!E.医生,我羞羞后流血,是不是癌症?于是,我便开一张妇科内诊的检查单,准备给患者检查……查过之后,有的是炎症,有的是息肉,有的是宫颈纳囊,当然,还有的是肿瘤……诊断的这些疾病当中,不会出现的是患者口中的“宫颈糜烂、宫颈囊肿”,这是因为:“宫颈糜烂”不是疾病,而是一种宫颈的状态,它的正确名字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宫颈囊肿”,即宫颈纳囊,它也不是病,而是宫颈腺体的堵塞,也是宫颈局部的一种状态,所以它俩不会成为诊断,更不需要治疗。至于其它的宫颈疾病:急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颈息肉,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这些,真真的是需要积极治疗的。下面,满满的干货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阅读,了解关于宫颈疾病的前世今生。(以下内容来源于第八版妇产科学)宮颈炎症子宫颈炎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因子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上皮相延续,阴道炎症均可引起子宫颈阴道部炎症。由于子宫颈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发生感染。临床多见的子宫颈炎是急性子宫颈管黏膜炎,若急性子宫颈炎未经及时诊治或病原体持续存在,导致慢性宫颈炎症。急性子宫颈炎?病原体可为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或内源性病原体,但部分病原体不清。?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经间期出血或伴泌尿系统感染等。?子宫颈分泌物呈黏液脓性或棉拭子擦拭子宫颈管易诱发出血,分泌物镜检白细胞增多,可初步。?主要选择抗生素治疗,包括经验性和针对病原体的抗生素治疗。急性子宫颈炎(acutecervicitis),指子宫颈发生急性炎症,包括局部充血、水肿,上皮变性、坏死,黏膜、黏膜下组织、腺体周围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中可有脓性分泌物。急性子宫颈炎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也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刺激或机械性子宫颈损伤、子宫颈异物伴发感染所致。急性子宫颈炎的病原体:①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主要见于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②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子宫颈炎发病与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病原体不清楚。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均感染子宫颈管柱状上皮,沿黏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病变以子宫颈管明显。除子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瑟菌还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限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此外,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合并路感染,可出现尿频、尿痛。妇科检查见子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附着甚至从子宫颈管流出,子宫颈管黏膜质脆,容易诱发出血。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因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受累,可见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多量脓性分泌物。出现两个特征性体征之一、显微镜检查子宫颈或阴道分泌物白细胞增多,可做出急性子宫颈炎症的初步诊断。子宫颈炎症诊断后,需进一步做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的检测。1.两个特征性体征,具备一个或两个同时具备:(1)于子宫颈管或子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2)用棉拭子擦拭子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子宫颈管内出血。2.白细胞检测子宫颈管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增多,后者需排除引起白细胞增多的阴道炎症。(1)子宫颈管脓性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中性粒细胞30/高倍视野。(2)阴道分泌物湿片检查白细胞10高倍视野。3.病原体检测应作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的检测,以及有无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阴道炎。若子宫颈炎症进一步加重,可导致上行感染,因此对子宫颈炎患者应注意有无上生殖道感染(即盆腔的感染)。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及针对病原体的抗生素治疗。1.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对有以下性传播疾病高危因素的惠者(如年龄小于25岁,多性伴或新性伴,并且为无保护性性交或性伴患SmD),在未获得病原体检测结果前,可采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针对病原体的抗生素治疗对于获得病原体者,选择针对病原体的抗生素(1)单纯急性淋病奈瑟菌性子宫颈炎: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2)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子宫颈炎治疗时需要足量全疗程治疗。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衣原体感染,因此,若为淋菌性子宫颈炎,治疗时除选用抗淋病奈瑟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衣原体感染药物。(3)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同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否则将导致子宫颈炎持续存在。3.性伴侣的处理若子宫颈炎患者的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应对其性伴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治疗。慢性子宫颈炎?多数患者无症状。?对持续存在的懂性子宫颈管黏膜应查找原因,对因处理。?有症状的的慢性子宫颈灵症和子官颈息肉可采用局部治疗。慢性子宫颈炎(chroniecervicitis)指子宫颈间质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可伴有子宫颈腺上皮及间质的增生和鳞状上皮化生。慢性子宫颈炎症可由急性子宫颈炎症迁延而来,也可为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病原体与急性子宫颈炎相似。1.慢性子宫颈管粘膜炎由于宫颈管粘膜皱襞较多,感染后容易行成持续性子宫颈粘膜炎,表现为子宫颈管粘液增多及脓性分泌物,反复发作。2.子宫颈息肉(cervicalpolyp)是子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子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检查见子宫颈息肉通常为单个,也可为多个,红色,质软面脆,呈舌型,可有蒂,蒂宽窄不一,根部可附在子宫颈外口,也可在子宫颈管内。光镜下见息肉表面被覆高柱状上皮,间质水肿、血管丰富以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子宫颈息肉极少恶变,但应与子宫的恶性肿瘤鉴别。3.子宫颈肥大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导致腺体及间质增生。此外,子宫颈深部的腺囊肿均可使子宫颈呈不同程度肥大,硬度增加。慢性子宫颈炎多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阴道分泌物增多,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痛痒或不适。妇科检查可发现黄色分泌物覆盖子宫预口或从子宫颈口流出,或在麋烂样改变的基础上同时伴有子宫颈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增多或接触性出血,也可表现为子宫颈息肉或子宫颈肥大。根据临床表现可初步做出慢性子宫颈炎的诊断,但应注意将妇科检查所发现的阳性体征与子宫颈的常见病理生理改变进行鉴别。1.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SL)除慢性子宫颈炎外,子宫颈的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甚至早期子宫颈癌也可表现为子宫颈麇烂样改变。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是阴道镜下描述子宫领管内的柱状上皮生理性外移至子宫颈阴道部的术语,由于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而成肉眼所见红色。曾将此种特况称为宫颈糜烂”,并认为是慢性子宫颈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目前已明确“宫颈糜烂”并不是病理学上的上皮溃疡、缺失所致的真性糜烂,也与慢性子宫颈炎症的定义即间质中出现慢性炎细胞浸润并不一致。因此,“宫颈糜烂”作为慢性子宫颈炎症的诊断术语已不再恰当。子宫颈麋烂样改变只是一个临床征象,可为生理性改变,也可为病理性改变。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多见于青春期、生育期妇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鳞柱交界部外移,子宫颈局部呈糜烂样改变外观。此外,子言颈SIL及早期子宫颈癌也可使子宫颈呈糜烂样改变,因此对于子宫颈烂样改变者需进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以除外子宫颈SIL或子宫颈癌。2.子颈腺囊肿(Nabothcyst)子宫腺囊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子宫颈的生理性变化。子宫颈转化区内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子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子宫颈局部损伤或子宫颈慢性炎症使腺管口狭窄,也可导致子宫颈腺囊肿形成。镜下见囊壁被覆单层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浅部的子含颈腺肿检查见子宫颈表面突出单个或多个青白色小囊泡,容易诊断。子宫颈腺囊肿通常不需处理。但深部的子官颈腺囊肿,子宫颈表面无异常,表现为子宫颈肥大,应与子颈腺癌鉴别。3.子宫恶性肿瘤子宫颈息肉应与子宫颈的恶性肿瘤以及子宫体的恶性肿瘤相鉴别,因后两者也可呈息肉状,从子宫颈口突出,鉴别方法行子宫颈息肉切除,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除慢性炎症外,内生型子宫颈癌尤其腺癌也可引起子宫颈肥大,因此对子宫颈肥大者,需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子宫颈管搔刮术进行鉴别。1.慢性子宫颈管黏膜炎对持续性子宫颈管黏膜炎症,需了解有无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再次感染、性伴是否已进行治疗、阴道微生物群失调是否持续存在,针对病因给予治疗。对病原体不清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子宫颈呈糜烂样改变、有接触性出血且反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试用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注意事项:①治疗前,应常规行子宫颈癌筛查;②有急性生殖道炎症列为禁忌;③治时间应选在月经干净后3~7日内进行;④物理治疗后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有大量水样排液,后1-2周脱痴时可有少许出血;⑤在创面尚未愈合期间(4-8周)禁盆浴、性交和阴道冲洗;⑥物理治疗有引起术后出血,子宫颈狭窄,不孕,感染的可能,治疗后应定期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直到座愈,同时注意有无子宫颈管狭窄。2.子宫颈息肉行息肉摘除术,术后将切除息肉送组织学检查。3.子宫颈肥大一般无需治疗。长按指纹识别图中







































白癜风标本兼治
白癜风标本兼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cx/4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