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头
随着恶性肿瘤的年轻化趋势及综合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癌色变”。据统计,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几大癌症其五年生存率均不及50%,可以说癌症的出现不仅对患者个人的精神和身体带来极大创伤,同时也对整个家庭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癌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引起癌症的罪魁祸首究竟有哪些?怎样才能预防和及早发现癌症?
《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名家说风险,保障进万家”的第十四场直播活动特邀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医院防癌体检中心副主任徐志坚先生带来《如何预防和及早发现恶性肿瘤》主题分享。
以下文字为本场直播的的要点实录,内容均由徐志坚先生观点整理编辑所得,既详实、又专业,希望给每一位学习频道的读者都能带来收获。
直播分享
徐志坚
编辑整理
刘晶
『本文字数:
阅读时间:6分钟』
一提到癌症,很多朋友们会感到恐惧。癌症已经成为个人、家庭、国家一个非常沉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目前世界上的一个难以克服的公共卫生挑战。
癌症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所以也是可以预防的。
全球及中国流行概况
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而且大部分人都认为一旦得了癌症就会迅速发展,无可救药。肿瘤生长实际上是个非常迅速的过程,通过倍增在几年之内就能达到一个比较大的肿物。根据GLOBOCAN估计,全球每年的癌症新发病例约万。在未来20年中,全球每年的新增癌症病例估计会升至万。根据GLOBOCAN估计,全球每年癌症死亡约万。其中,中国占27%。部分癌症如食管癌、胃癌中国发病人数占全球发病人数的50%以上。
从癌肿的分布情况来看,第一大发病的病种是肺癌,第二是乳腺癌,第三是结直肠癌,第四是前列腺癌,后面是胃癌、肝癌、食管癌等,女性的宫颈癌排在全世界的第8位。全球男女的癌症发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男性发病第一大癌肿是肺癌,第二是前列腺癌,第三是结直肠癌。女性是乳腺癌排第一位,然后是结直肠癌,肺癌排在第三位。
我国最常见的癌症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其中,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同时具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的构成
死亡前10位恶性肿瘤的构成
癌症的发生、发展
癌症发生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漫长的过程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窗口,能够早期发现,从而能够早期干预,而且能够提高早期的治愈率,达到终身的治愈。
人体其实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社区。每个细胞照章行事,知道何时该生长分裂,也知道怎样和别的细胞结合,形成组织和器官。而构建不同组织的“图纸”,就是基因。
大家看这个图,我们人体的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在每天每个细胞都有序地进行分裂、复制、增生,形成不同的器官系统,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细胞在细胞内基因的指引下,每天都在正常进行分裂生长,形成了一个个正常的组织和器官。
但是在一些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基因会发生变异缺损,细胞会疯狂进行分裂,快速进行增殖生长,形成了一个肿瘤。所谓的肿瘤就是在明显因素的作用下,在基因突变、变异或者缺失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个不受控制的细胞快速生长的群落。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多次突变。
致癌因素十分复杂
外部因素:化学、物理、慢性感染等
内部因素:年龄、免疫、遗传、生活方式等
所谓化学因素,各种各样的致癌的化学物品有多种。经常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碰到的,比如说黄曲霉毒素,我们吃坚果的时候,吃到嘴里发苦,这个时候可能就含有黄曲霉毒素。很少量的黄曲霉毒素就可以导致胃炎、胃溃疡、肠炎、肝炎,大量的可以形成器官的坏死,形成导致肿瘤的发生。
另外一个是亚硝酸盐,腌的咸菜里香肠里边都有亚硝酸盐,它也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尤其是胃癌。长期的食用腌制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对亚硝酸盐非常敏感,引起胃粘膜的炎症。
所谓物理因素,比如说核电站核泄漏以后导致的核射线外溢,引起器官的细胞内部DNA的突变,还有外国人经常说得皮肤癌、黑色素瘤,日光里边有紫外线导致的皮肤癌的发生。
1/5的癌症由慢性感染引起。
癌细胞的扩散
一是癌细胞繁殖速度快,由于数量急剧地增加,原有的空间容纳不下那么多细胞,肿瘤边缘的细胞就被"挤"进周围的组织。
二是由于癌细胞表面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的特殊性,使癌细胞间的粘着力低,连接松散,容易与癌块脱离,为扩散创造了条件。
三是癌细胞分泌特殊物质,溶解及破坏周围组织,为扩散转移开辟了道路。
四是癌细胞含有能促使血栓形成的特殊物质,使癌细胞进入血管后得以附着在血管壁或其它部位并继续生长,为血行转移奠定基础。
癌细胞的不稳定性
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过数十次变异,然后要克服细胞间粘附作用脱离出来,并改变形状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
成功逃逸后,癌症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血液,在那里它还可能遭到白细胞的攻击。接下来癌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一个新器官(现被称为“微转移”)。
癌细胞面临着并不友好的环境(称作“微环境”),有些细胞当即死亡,有些分裂数次后死亡,还有一些保持休眠状态,存活率仅为数亿分之一。存活下来的癌细胞能够再生和定植,成为化验中可发现的“肉眼可见转移”。
随着转移的发展,它挤走了正常的细胞,破坏了器官的功能,最后足以致命。
癌症早期可治愈
I期肺癌10年生存率达到90%,IV期肺癌5年生存率死亡率13%,I期胃癌、结肠癌治愈率可达90%以上。
癌症的三级预防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诊断、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WHO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1/3的肿瘤是可以预防,1/3的肿瘤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根治,1/3的肿瘤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可以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癌症的预防要重视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以及拒绝不良的生活方式。美国、日本等国通过这几个手段的综合运用,使某些大的癌肿发病率持续下降。
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30%的癌症发病与吸烟有关,导致肺癌、口腔癌、喉癌、气管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膀胱癌等发病率上升。
二手烟。20-30%的肺癌由被动吸烟引起,被动吸烟超高10年的女性,患肺癌几率比常人高出6倍。被动吸烟对孕妇、婴幼儿的健康尤其有害。
缺乏睡眠。睡眠时间每天小于7小时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不合理膳食、肥胖、缺乏锻炼。身体活动消耗不足,长期摄入过多热能导致肥胖,能改变体内激素水平。增加食道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肾癌和乳腺癌等6种癌症的风险。
长期饮酒。这是导致脂肪肝的最主要原因。
心理、情绪和癌症的关系
郁闷、孤僻、嫉妒、忧思多愁、急噪、易怒、长期忍气吞声、因丧失亲友哀痛而不能自慰、蒙受打击而不得解脱、精神长期紧张等情绪变化能促使癌症的发生发展。
癌症和遗传的关系
具有遗传倾向的人。家族中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近亲曾患一种或多种癌症;两代中都有癌症患者;家族中患癌年龄比一般人早得多;家族中有人在几个部位发生两种以上原发癌。
比其他肿瘤更具有遗传倾向的癌症。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息肉病易发展为结肠癌。据研究,如果父母有这类型的结肠癌,其子女有50%的可能也会得同一种癌。但环境因素对促成这种癌也相当重要。母亲或姐妹患有乳腺癌的妇女,其乳腺癌发病率比一般妇女高3倍。如某位妇女的母亲或外祖母,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腺癌,那末这个妇女一生中得癌症的风险可高达50%。其他恶性肿瘤包括成视网膜细胞瘤、白血病、肾脏肿瘤等。
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癌症
目前已经有两种癌症可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分别是肝癌和宫颈癌,分别通过注射肝炎病毒疫苗和人乳头状病毒疫苗进行预防。预防性HPV疫苗最好在首次性行为之前接种,效果最佳。建议接种重点对象为13-15岁女孩。
癌症是不传染的
癌症是由于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是不传染的。
引起肿瘤的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是会传染的。比如说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细菌、病毒是会传染的。幽门螺杆菌通过口传播,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分餐就不会引起其在人和人之间传播。但因为中国饮食的特殊形式,导致幽门螺杆菌在人群发病率还是蛮很高的。携带率在北京地区达到50%,西藏地区更高,达到70%。
防癌体检不需要每年都做
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
通过防癌体检,可以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
防癌体检的特点是:适龄(高危)人群、有效的筛查技术、适宜的筛查间隔、筛查造成的伤害最小化、筛查成本的最小化、筛查的连续性。
防体检间隔时间根据个体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因素决定。肺癌:高危人群、一般风险人群一年一次。乳腺癌:50岁以上,一年一次超声、2年一次钼靶。肠癌:5-8年一次肠镜。胃癌:根据危险因素分层。宫颈癌:TCT3年一次;TCT+HPV5年一次、20-29岁不建议HPV、既往筛查结果正常65岁可以终止筛查。
癌体检专业性强,讲究个体化和有效性,应选择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
当身体出现以下危险信号要注意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4、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肿瘤是有信号的。一般来说早期的是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如果有癌前的病变,通过筛查发现以后是可以有很好的健康管理的闭环,让大家能够进行有效的随访,避免癌症的发生。一定要有这种意识,有身体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去看病。
癌症治疗手段
现在肿瘤治疗手段非常多,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又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中医治疗等等很多的方法。
癌症规范化治疗真的很重要!规范化治疗是长期临床治疗工作的科学总结,根据癌症种类和疾病分期决定综合治疗方案,是治愈癌症的基本保障。
肿瘤诊疗水平明显提高。胸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外科技术、先进放疗技术大大提高放射治疗定位与照射的精准性,减轻患者创伤、提高疗效。外科、化疗、放疗、靶向和免疫治疗多学科治疗模式显著提升了诊疗效果。
我国恶性肿瘤总体的5年生存率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生存率逐渐提高。
人与癌症可以“和平共处”
要认识到癌症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若实现早诊早治,可使绝大部分癌症获得治愈。
若不幸患癌,要正视癌症,积极调整身体免疫力,带瘤生存;保持良好身心状态,达到病情长期稳定,可实现与癌症“和平共处”。
因为癌症对我们的最终影响,有的时候很可能取决于我们对待癌症的态度和做法。真正能打倒你的,不是癌症,而是你自己;我们能做的,只有走科学抗癌的路,让癌症无路可走。
愿每个人远离癌症。
往期回顾
胡乃军:防范养老风险,与时间“做个朋友”胡咏涛:车险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点击“阅读全文”,查看本场直播回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