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宫颈鳞状细胞病变的新分类解读

作者:沈丹华(医院)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广泛开展,准确的病理诊断及分级对于临床下一步的治疗及处理至关重要。近年来,有关宫颈癌前病变的命名及分类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变化以及对于病理诊断及临床处理上的影响。

1、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

目前我们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使用最广泛的病理诊断术语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且将其分为三级,即:CIN1,CIN2和CIN3,其中CIN3级包括了以往的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

近年来,国际上倾向采用更加简单的两级分类法对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进行描述和诊断,年美国病理学会(CAP)和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会(ASCCP)联合发表了下生殖道HPV相关的鳞状病变的命名标准化计划,简称为LAST计划,在这项计划中提出了对于包括宫颈在内的下生殖道HPV感染相关的鳞状上皮病变进行命名的修订,推荐采用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来命名,并且将其分为两级:即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年出版的第四版WHO女性生殖系统分类中,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前病变中采用了这一命名方案。

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两级分类方案,简便实用,使病理诊断的重复性提高,并且也使组织学分级与细胞学分级相互对应。更为重要的是该分类方案较好地反映了HPV相关病变的生物学过程,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处理及预后判断。

虽然在临床处理时,对于大部分HSIL进行宫颈切除手术,但是对于年轻女性,特别是未生育的女性,涉及保留生育功能,并且研究显示部分CIN2可能消退,因而不必都行宫颈切除,故在病理诊断中区分CIN2和CIN3仍有一定临床意义,现阶段建议在病理报告中将两种命名方案都可列上,例如HSIL(CIN2),或是HSIL(CIN3)等,以便于临床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2、宫颈腺性病变

年第4版WHO分类对于腺上皮前驱病变的命名做了调整,仅将原位腺癌(AIS)列入前驱病变中,并将其定义为:这是一种具有恶性表现的腺上皮内病变,如果不治疗,具有明显进展为浸润性腺癌的风险。与之同义的名称是高级别CGIN(HGCGIN),而第三版中的宫颈内膜腺体不典型性或低级别CGIN,在此次分类中没有单独列出,只是在AIS中提及,并指出这类病变,由于诊断标准界定不清楚,可重复性差,目前临床尚不做进一步处理。

总之,有关宫颈癌前病变的新的命名及分类变化,较完整的反映宫颈病变的性质,简化了分级,提出了一些辅助诊断标记物,使得病理诊断准确性及重复性提高,利于临床进一步的处理。目前,仍是学习及推广阶段,现阶段在应用新的名称及分类时,尽量标明传统分类的名称,如在诊断SIL时,相应的“IN”名称及分级也应注上,以便于临床逐步理解及掌握。

您好,我是病理人才汇,专业为您寻找最适合的工作

私人定制,你值得拥有!

智慧病理网(.







































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fy/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