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颈癌到HPV疫苗请直面这个唯一可以预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可能每次打开新闻,你都会发现又有一些熟悉的公众人物因为癌症去世了。其中有许多名人的英年早逝,更让我们心戚戚然,难以接受。风华绝代的香港著名艺人梅艳芳,去世的时候,年仅40岁。而她得的是一种更特殊的癌症——宫颈癌。

今天的我们,除了怀念梅艳芳的风采与人格魅力,不禁会生出一种别样的感慨:如果现在这些预防宫颈癌发生的HPV疫苗,可以再早几十年出现就好了。

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二位,甚至是第一位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它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肿瘤。

每30到35个女性当中,就有一个人,或者她一生当中的某个时期,遭遇宫颈癌。每两分钟,世界上就有一个女性因为宫颈癌而死亡。这是一个很触目惊心的数字,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足够的重视。

很幸运的是,子宫颈癌是一种可以治愈的肿瘤,原因就在于它有较长的癌前病变过程,大概是8到10年,这就给患者和医生足够的时间来发现和治疗。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推广和落实宫颈癌的规范化筛查。

更幸运的是,子宫颈癌更是一种可以预防的肿瘤,原因就在于它是由一种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感(HPV)染引起的疾病。

那究竟什么是HPV病毒呢?

HPV病毒是一种很小的DNA的病毒,这种病毒其实是广泛存在的。对女性而言,HPV病毒的感染是很常见的。

人乳头瘤病毒(HPV)示意图(图片来源:全景网)

据报道,女性的一生当中,她终生的累计感染率为40%,甚至有报告认为是80%。也就是说,一个女性在她一生当中的某个时期感染HPV的风险或者可能性,高达40—80%。但是,绝大多数女性的HPV感染都是一过性的。也就是说,感染了之后,很快就自己清除。80%的感染者大概会在8到12个月之内自然清除,所以可以称之为宫颈的一场“感冒”。其余这部分女性感染者,会在这场“感冒”当中发展成为其他的一些并发症,最终发展为宫颈癌。根据年的数字,全世界每年大概有53万的新发病例和27.5万的死亡病例。中国每年大概有13.5万的新发病例,占全球的1/5。

所以阻击HPV感染依然非常紧迫而重要。科学家们发现,女性除了培养积极良好的生活方式之外,还有可能通过注射HPV疫苗的形式来应对HPV病毒,把宫颈癌的“噩梦”熄灭在开始之前。

对比西方国家,尤其在美国、欧洲一些国家,晚期的宫颈癌患者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的推广做得比较到位。

在我们中国,HPV疫苗的推广也正在逐步进行中。现在已经有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可供我们选择,以便更好地预防感染HPV病毒,阻击宫颈癌。

除了疫苗本身的生产与推广,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相关的宫颈癌与HPV疫苗的医学知识科普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有这样一位致力于医学科普工作的谭先杰教授,医院妇产科,本身还是主任医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因为12岁那年母亲病逝于妇科肿瘤而立志从医,因为家庭贫困而几近辍学,历经艰辛,最终成为一名妇科肿瘤医生。

谭先杰教授说自己内心里特别愿意为女性服务,希望能帮助更多患者。“因为她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是一个家庭,说不定家里还有个像我当年一样的半大孩子。”

他从事妇产科工作二十余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妇产科学家郎景和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及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他从医的感人故事,被北京电视台拍摄成微纪录片《中国梦个故事》之《致母亲》,播出后感动了无数网友。

缘于对母亲的怀念和对西方健康教育的感动,从年起,谭先杰教授潜心于女性健康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关于宫颈癌和HPV疫苗的知识,目的是让更多女性认识自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fy/6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