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做B超能查出吗?

育龄妇女有痛经和不孕史,妇科检查时提及盆腔内有触痛性硬结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可初步诊断为内异症。超声、CT和MRI等主要适合于有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

内异症会引起不孕吗?

内异症患者人群中约有50%同时患有不孕,而不孕症患者中也有近30%是内异症。由此可见内异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妊娠,导致不孕。由子内异症引起的不孕称之为内异症相关性不孕。

什么是内异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者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当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均是妇产科常见病,临床上常可并存。二者虽同为内膜异位引起的疾病,但它们的发病机制和组织发生学是不相同的,临床表现亦有差异,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临床表现及其对卵巢激素的敏感性亦有差异,前者对孕激素敏感,后者不敏感。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内膜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内异症的临床表现有时与病变程度很不相符,临床表现很严重的患者,其病变可能是轻度的或局限的,而病变广泛甚至盆腔解剖结构严重异常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却很少。据统计,约70%的内异症患者有典型的继发痛经、性交不快或性交痛、不育及月经改变。当内异症发生于其它特殊部位时,可出现许多其它令人迷惑的临床表现。而大多数内异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继发性痛经。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腿等处,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及其他脏腹膜、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故有盆腔内异症之称。由于内异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在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包括药物作用、射线照射或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后,异位内膜病灶可逐渐萎缩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疾病发展。内异症病灶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如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等。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不孕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什么原因会导致内异症?

1、内在性内异症内膜由基底部向肌层生长,局限于子宫,故又名子宫腺肌病。

异位的子宫内膜常弥散于整个子宫肌壁,由于内膜侵入引起纤维组织及肌纤维的反应性增生,使子宫一致性胀大,但很少有超过足月胎儿头大者。不均匀或局灶型分布者一般以后壁多见,由于局限在子宫一部分,往往使子宫不规则增大,酷似子宫肌瘤。切面可见增生的肌组织亦似肌瘤呈漩涡样结构,但无肌瘤所具有与周围正常肌纤维分开的包膜样组织。病灶中间有软化区,偶可见到散在的含有少量陈旧积血的小空腔。镜检所见的内膜腺体与子宫内膜腺体相同,其周围由内膜间质所包绕。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而改变,但分泌期改变不明显,表示异位的内膜腺体受孕激素影响较小。当受孕时,异位内膜的间质细胞可呈明显蜕膜样变。

2、间质性内异症为内在性内异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较少见,即异位的内膜仅有内膜间质组织,或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后间质组织发展的范围及程度远远超过腺体成分。

一般子宫一致性增大,异位细胞散布于肌层或集中在某一区域,色黄,常具有弹性橡皮样硬度,较肌瘤软,在切面往往可以看到索状小虫样突起,就可以确立诊断。异位组织亦可向宫腔发展形成息肉状肿块,多发性,表面光滑,蒂宽与子宫肌壁有较大面积的直接连系,并可由宫壁向宫腔或沿子宫血管向阔韧带内突出。向宫腔突出者致成月经过多甚或绝经后流血;向阔韧带突出者可经妇科双合诊查出。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肺播散,甚至在切除子宫数年后还能发生。由于这种特点,有人认为间质性内异症是低度恶性的肉瘤。

3、外在性内异症内膜侵犯子宫以外的组织(包括由盆腔侵犯子宫浆膜层的异位内膜)或器官,常累及多个器官或组织。

卵巢为外在性内异症最常发生的部位,占80%。其次为子宫直肠窝之腹膜,包括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窝前壁相当于阴道后穹窿部位,子宫颈后壁相当于子宫颈内口处。有时异位内膜侵犯直肠前壁,使肠壁与子宫后壁及卵巢形成致密粘连,术中很难分离。外在性内异症也可侵入直肠阴道隔而在阴道后穹窿粘膜上形成散在的黑紫色小点,甚至可形成菜花样突起,酷似癌瘤,经活检才能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如前所述输卵管、宫颈、外阴、阑尾、脐、腹壁切口、疝囊、膀胱、淋巴结,甚至胸膜及心包膜、上肢、大腿、皮肤皆可能有异位内膜生长。子宫直肠窝处异位子宫内膜,亦可在腹膜上形成紫黑色出血点或积血小囊,包埋在粘连严重的纤维组织中,镜检可见典型的子宫内膜。该处异位的内膜组织尚可向直肠阴道隔及子宫骶韧带扩展形成触痛性坚实结节。或穿透阴道后穹窿粘膜,形成蓝紫色乳头状肿块,经期可出现许多小出血点。如直肠前壁受累,则可发生经期大便疼痛,有时内膜病变围绕直肠扩展形成狭窄环,与癌瘤极为相似,肠道受侵约占内膜异位症10%左右。病变常位于浆膜及肌层,很少粘膜受侵而发生溃疡。偶有由于在肠壁形成肿块或造成纤维性狭窄或粘连引起肠管过度屈曲而发生肠梗阻,并可发生刺激症状,如间歇性腹泻,月经期更加重。

内异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内异症的症状与体征随异位内膜的部位而不同,并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一)、症状

1、痛经:

为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由于雌激素水平不断高涨,使异位的子宫内膜增生、肿胀,如再受孕激素影响则出血,刺激局部组织,以致疼痛。如系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可促使子宫肌肉挛缩,痛经势必更为显著。异位组织无出血的病例,其痛经可能由血管充血引起。月经过后,异位内膜逐渐萎缩而痛经消逝。此外,在盆腔内异症中,可查出许多炎症过程,很可能局部的炎症过程伴有活跃的腹膜病变,从而产生前列腺素、激肽和其他肽类物质引起疼痛或触痛。但疼痛程度往往不能反映出腹腔镜检查所查出的疾病程度。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显著,但无痛经者,占25%左右。妇女的心理状况也能影响痛觉。

2、月经过多:

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可能由于内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

3、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根据天津、上海两地报道,原发性不孕占41.5~43.3%,继发性不孕占46.6~47.3%。不孕与内膜异位症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论,盆腔内膜异位症常可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卵母细胞捡拾或导致管腔堵塞。或因卵巢病变影响排卵的正常进行而造成不孕。但亦有人认为长期不孕,月经无闭止时期,可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的机会;而一旦怀孕,则异位内膜受到抑制而萎缩。

4、性交疼痛:

发生于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内异症,使周围组织肿胀而影响性生活,月经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5、大便坠胀:

一般发生在月经前期或月经后,患者感到粪便通过直肠时疼痛难忍,而其他时间并无此感觉,为子宫直肠窝及直肠附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偶见异位内膜深达直肠粘膜,则有月经期直肠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围绕直肠形成狭窄者有里急后重及梗阻症状,故与癌瘤相似。

6、膀胱症状: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频、尿痛症状;侵犯膀胱粘膜时,则可发生周期性血尿。腹壁瘢痕及脐部的内异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内异症患者流产率也较高。

(二)、体征

内在性内异症患者往往子宫胀大,但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多为一致性胀大,也可能感到某部比较突出犹如子宫肌瘤。如为后位子宫,往往粘连固定。在子宫直肠窝,子宫骶韧带或宫颈后壁常可触及一二个或更多硬性小结节,如绿豆或黄豆大小,多有明显触痛,肛诊更为明显,这点很重要。偶然在阴道后穹窿可见到黑紫色大出血点或结节。如直肠有较多病变时,可触及一硬块,甚至误诊为直肠癌。

卵巢血肿常与周围粘连、固定,妇科双合诊时可触及张力较大之包块并有压痛,结合不孕史易误诊为附件炎块。破裂后发生内出血,表现为急性腹痛。

内异症可伴随不排卵,据报道内异症有17%-27%不排卵,其机制和患者卵泡细胞的LH受体少有关。一般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无明显体征,妇科诊断时要注意子宫直肠陷窝及宫底韧带部位。

内异症的超声诊断标准有哪些?

B超显象是目前辅助诊断内异症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以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于腹壁切口瘢痕处皮下脂肪层深面或肌层内可探及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其大小及内部回声可因月经周期不同而略有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其内血流无特异性改变。

1、子宫肌腺病

子宫内膜侵犯肌层,使子宫的大小、形态、内回声、子宫前后壁的厚度、宫波的形态等均有改变。

子宫的大小子宫增大,但增大的程度有所不同,从饱满、略大、球样增大至孕3个月子宫大小。子宫的形态子宫的形态对诊断肌腺病有很大帮助,但因病灶侵犯部位不同,形态上亦有所不同,子宫常表现饱满呈弓形,宫底圆钝、筒状、球状等。肌腺病子宫肌壁的回声呈中等强度、不均匀且颗粒粗糙,如有肌腺瘤存在时其回声亦比子宫肌瘤回声强,而且其与子宫壁之间无明显界限(即无包膜),注意此为与肌瘤的鉴别要点。此外有的痛经非常严重的病人在子宫肌壁间可见到黄豆粒大小的衰减小血囊或是在痛经严重期间见肌壁内多个细小弥漫的略衰减的区域。宫腔波前移异位子宫内膜多侵犯子宫后壁,故绝大多数患者后壁均比前壁厚,故宫腔波有前移现象,因后壁增厚常使宫波呈弓形。个别病人异位病灶集中在前壁,使子宫前壁局部突出很象子宫肌瘤但无包膜,倘若是这种情况宫腔波则后移。

2、盆腔内及腹壁内异症

1)卵巢内膜血肿又称为“巧克力”囊肿:由于异位内膜侵犯卵巢而形成。其超声表现如下:形态:一般为正圆形,张力较大的囊性肿物,但遇有粘连或受周围盆腔脏器挤压则可变为不规则形。囊肿包膜厚而表面不光滑,当“巧克力”囊肿生长初期,比较活跃,增大迅速则其壁显示似较薄,此种囊肿常可很大且张力又大,容易破裂而造成急腹症。病期长者壁变厚。此外“巧克力”,囊肿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即囊肿常与子宫密切粘着致使子宫有“缺损”或“压迹”表现。内部回声随“巧克力”囊肿的病期长短而异:较短病史者,囊肿内含有均匀较密低回声光点:病史较长者,内含的光点密度增加,回声增强,随病史的延长内回声接近实性此外有时囊壁内面有贴壁的光块或囊内粘连带。亦有囊内为清亮液无回声区。囊肿多为单侧的,亦可见双侧性。“巧克力”囊肿极少数有恶变者。2)腹壁伤口瘢痕异位病灶:腹壁伤口瘢痕处出现逐渐长大的异位病灶,周期性肿大、痛疼,超声可查出其所在层次、部位及范围。3)膀胱内异位病灶:在膀胱充盈下可检出,病灶常突向膀胱腔内侵犯粘膜层引起症状,表现为膀胱内突出结节,黄豆或蚕豆大小。4)子宫直肠窝、骶韧带、阴道直肠异位病灶:子宫直肠窝异位病灶为一小衰减包块,不规则,肛门憋坠感明显;阴道直肠膈可以探查,将探头横置于耻骨联合上,略向脚端倾斜则可查阴道直肠膈及阴道膀胱膈,一般二者厚度均不超过0.5cm。阴道直肠膈受侵犯时此膈变厚或厚薄不均。

3、囊肿的表现

囊性肿块,边界清晰或不清。如囊肿周围粘连重,则边界不清;如囊肿与子宫或周围组织粘连少,则边界清晰。囊肿多为中等大小,囊肿内1、可见颗粒状细小回声,是囊液粘稠表现。有时因陈旧性血块浓缩机化而出现较密集的粗光点图象,呈混合性肿块状。肿块常位于子宫后侧,可见囊肿子宫伴随症。囊肿自发破裂时,声象图示后凹陷,囊肿较前缩小。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标准,通过腹腔镜可直接窥视盆腔,见到异位病灶即可明确诊断,且可进行临床分期,以决定治疗方案。

内异症如何预防?

任何女性都不希望自己被内异症困扰,因此,女性朋友们必须要学会如何预防它。1、经期注意卫生,用温开水清洗私密部位。2、做好避孕工作,切勿流产,因为流产容易导致子宫内膜异位到其他的部位。3、月经期不必要的盆腔检查也会很容易导致子宫内膜异位。4、妇科手术应尽量避免接近经期,如果必须进行时,术中操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挤压宫体,否则有可能将内膜挤入输卵管、腹腔。5、及时矫正过度子宫后屈及宫颈管狭窄,使经血引流通畅,避免淤滞引起倒流。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

theend~

仅做传播,不涉及商业

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白癜风研讨会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那里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ss/3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