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榕手术室的一次握手

彭洋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学员之声

我发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切患者都当做修行的增上缘,当做对自身修学的检验。愿每一位病患者都能离苦得乐,身心健康。

在本课所学的法义中,佛陀曾这样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终会衰老,无法避免衰老。当看到其他人衰老时,他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因为他忘了自己同样也会衰老,无法避免衰老。而我有一天也会衰老,避免不了衰老,所以在看到其他人衰老时,我不应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当我如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青春所带给我的骄逸……当我如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健康所带给我的骄逸……当我如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活着所带给我的骄逸。”

看到这段话,我陷入了沉思……

从学校毕业后,我就一直在手术室工作,天天和疾病痛苦打交道。工作性质决定了我每天都会看到生、老、病、死。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看到病人遭受疾病的折磨,我会难过;面对那些我们无能为力的疾病时,我会流泪;看到病人那种求生的渴望眼神,我会不敢面对。

或许是出于自我保护,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我在面对这些患者时,会越来越平静。渐渐地,变成了一种程序化的打招呼,连关心都是那么言不由衷。甚至有时会因为患者的不理解而生气,因为工作忙、压力大而抱怨。

佛陀面对老、病、死的现象,会产生寻求解脱的愿望;而我天天面对生、老、病、死的现象,却越来越麻木——这就是佛陀与凡夫的差别,这就是悟与迷的距离。

进入书院学习后,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时,她问我:“修行是发生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中,你现在对待患者的态度,与以往有没有什么区别?”我很认真地想了想,告诉她发生在手术室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我配合的手术是一位准备接受宫颈环扎的病人。她是一名通过试管婴儿受孕成功的孕妇,但宫颈发育不良,为了预防流产而要接受这个手术。手术前,我通过她的经管医生了解到她的一些情况,比如心理压力大,情绪比较低落,加上妊娠期剧吐,精神也不太好。

她进手术室的时候,我热情地问候她,细心交代注意事项。整个手术过程,我都轻轻握着她的手,在她身边安慰、鼓励。告诉她:每个妈妈的怀孕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正因如此,才说明妈妈的伟大。宝贝可以感应到妈妈的心情,如果妈妈心情波动太大,会影响宝贝在宫内的生存环境。妈妈心态平和,才能给宝贝带来安全感。母亲与孩子是一种缘分,如果他有缘当你的孩子,一定会平安的。如果缘分未到,再怎么紧张也无济于事。

手术结束后,她很真诚地对我表示感谢。后来她的经管医生告诉我,她回病房后心情开朗了许多,食欲大增,也不再呕吐了,看来你说的话她都听进去了,语言的力量真的很大。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医生或许可以治疗患者的身体疾病,但心理疾病该如何治疗?治疗身体疾病固然重要,但如果每个医生都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一起治疗,岂不是更好?

以前我对患者的悲悯,可能只是出于同情,所以时间久了就会麻木。我承认语言的力量真的很大,但如果没有慈悲心,没有同理心,单靠语言去安慰患者,那是多么苍白,多么没有力量啊!

这些在医务人员眼中的患者,如同在佛陀眼中的众生。一切众生都是六道轮回中的重病患者,都被贪嗔痴三种病毒所感染。我们迫切需要治疗,迫切需要一位良医。现在我们有幸遇到佛法,遇到良医,遇到可以治病的良药,怎么可以放弃治疗呢?患者那种求生的渴望是多么强烈,所以看到我们的时候,如同看到救命稻草一般,紧紧抓住不愿放手,我们怎么忍心去呵斥他、漠视他呢?

我们的职业是八正道中的正命,是可以积德行善的职业,是可以培养慈悲心和菩提心的职业。我发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切患者都当做修行的增上缘,当做对自身修学的检验。把年长的患者当做我的父母亲,把年幼的患者当做我的孩子,把年轻的患者当做我的兄弟姐妹——愿每一位病患者都能离苦得乐,身心健康。

我希望,在每位患者心中种下一颗善的种子,也希望他们将这颗善的种子播洒到更多地方。这样,或许可以让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变得和谐。在一般人眼里,患者应该感恩我们治好了他,但真正应该感恩的是我们。我们应该感恩患者成就了我们的技术,更成就了我们的慈悲心。这才是真正将佛法智慧融入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导师提出的“八步骤三种禅修”的最高境界,改变生命品质。

感恩书院,感恩导师,感恩各位师兄,让我在不到一年的学习中,从观念到心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希望能在未来,最终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变。

▼更多分享·法宝结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wh/10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