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预防定期进行HPV和TCT检查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随着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在早期就得以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研究显示,在高达99.7%的宫颈癌组织中发现了HPV,且每年诊断的宫颈癌中50%以上感染了HPV16和HPV18。HPV16、18型主要感染子宫颈,感染的妇女患子宫颈癌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的宿主范围极窄,在基底干细胞内呈潜伏状态,仅在有一定分化程度的上皮角蛋白细胞内增殖,与人类皮肤和黏膜的良性增生与恶性肿瘤关系较为密切。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宫颈和宫颈管的活组织检查则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确诊的可靠依据。

案例经过

月前,一样本送检至实验室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23分型检测。接到标本后,病理诊断中心发现宫颈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同时,检验中心的HPV23分型检测结果结果为受检者高危型-16型感染(阳性)。送检医生看到结果,建议病人进行阴道镜活检。

当临床医生接到此报告单时,结合病人临床症状,引起高度重视,建议病人进行阴道镜活检。实验室病理中心对活检组织进行了病理制片,诊断为宫颈6点和12点提示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图片采集:

病理诊断:(宫颈6点、12点)浸润型鳞状细胞癌。

案例经过

HPV广泛存在于人群中,40%的女性在性生活开始的前两年内会感染上HPV,80%50岁以上的女性曾经感染过HPV。但是在被HPV感染的第一年内有70%的病毒被体内的免疫系统自动清除,前两年内则有90%的病毒被清除,三年后几乎只有5%的病毒转为持续感染,进而发展为宫颈癌。在HPV持续感染的影响下,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的整个过程可能需要10-30年。

在此次检查时,受检者已被发现患有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错失了在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的机会。受检者谈及之前从未进行过宫颈癌筛查,对健康知识了解较少,没有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意识。

通过检验与临床紧密交流,对这个病人疾病诊断整个过程是非常顺利快速的,单从HPV分子分型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不能确诊疾病,但是可以为宫颈癌诊断提供明确的检查依据。宫颈癌确诊主要依据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但是应注意与有类似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各种宫颈病变鉴别。

包括:

1.宫颈良性病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息肉、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颈结核性溃疡等。

2.宫颈良性肿瘤:宫颈黏膜下肌瘤、宫颈管肌瘤、宫颈乳头瘤等。

3.宫颈恶性肿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及淋巴瘤、转移性癌等。

案例总结

根据病史、症状、妇科检查和宫颈组织活检可以确诊该病人为鳞状细胞性宫颈癌。通过了解,我们清楚地知道宫颈癌对女性造成很大的困扰,对家庭经济带来极大的压力,那么,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去预防呢?建议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1.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

2.开展宫颈癌筛查:定期进行HPV和TCT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重视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有异常症状者及时就医。

4.早期发现及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阻断宫颈浸润癌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wh/5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