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痤疮医院简答如何治疗痤疮 http://www.enklarediabetes.com/chaoliu/xinchao/2341.html
摘要:子宫颈腺肉瘤属于混合性苗勒管肿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肿瘤,由于缺乏大量的临床资料,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来关于子宫颈腺肉瘤的相关的文献,回顾其诊断、治疗中的相关问题,为临床工作者在子宫颈腺肉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提供某些思路。
关键词:子宫颈腺肉瘤;诊断;治疗;预后
子宫颈腺肉瘤属于混合性苗勒管肿瘤,由良性的腺上皮和恶性肉瘤样的间质组成[1]。年Clmnt提出腺肉瘤的诊断标准是:间质细胞有丝分裂相等于或大于4个/10HPF,这意味着会有大量间质细胞和非典型间质细胞出现,并提出若出现大量间质细胞和不典型间质细胞时,有丝分裂相大于2个即可诊断[2],据统计子宫颈腺肉瘤大约71%起源于子宫,15%起源于卵巢,12%起源于盆腔,发生于宫颈的只有2%[3],且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女性。根据的Jon报导发病年龄集中于13到67岁的女性,其中约1/3的患者小于15岁[4]。也有发生于输卵管、肠管的报导。
1.病因
子宫颈腺肉瘤的具体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长期口服避孕药、体内雌激素升高有关,有文献报道约32%~56%子宫颈肉瘤患者存在p53基因的突变,24%~32%患者可以检测出k-ras基因的突变,对于因宫颈癌而接受宫颈局部放疗的患者患宫颈腺肉瘤的概率也会增加。
2.临床表现
患者常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就诊,与宫颈癌类似的是宫颈腺肉瘤也会出现性生活后的接触性出血,多同时伴有白带增多,有脓臭味。年幼患者可出现阴道流血的症状。上述患者进行妇科检查时常发现宫颈口和阴道有息肉样组织突出,若检查不细致很和容易被误诊为宫颈息肉,仅进行息肉电切术,所以许多患者有反复宫颈息肉的病史,少数患者是因为阴道异常排液、扪及腹部包块及肿物压迫致使尿储留而就诊。
3诊断
3.1病理学
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间质细胞聚集在腺体周围似袖套状,即所谓“生发层”,在这个细胞丰富区域,可见核的非典型性和核分裂象,核分裂象一般为2个或2个以上/10HPF,而大部分区域核分裂象较少[5]。
3.2影像学
3.2.1彩超
多适用于无性生活而不能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女性,但是对于肿块较小的患者,检出率较低,此时多进行阴道镜检查。
3.2.2CT和MRI
CT上多表现为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向上可累及宫腔,少数可浸润子宫肌层,大多浸润浅肌层,呈分页状不均匀混杂密度影,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增强扫描可见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区不强化[6];MRI多呈边界欠清的软组织肿块,部分病灶可穿透宫颈管[7],T1WI上病灶呈等或稍低信号影,T2WI上病灶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其内可见不规则囊性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质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后期持续强化[8],囊性部分不强化[6]。
4.治疗
传统上多数学者主张行子宫+双输卵管切除术[9],但考虑该病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在进行手术时保留其生育功能也应该被充分考虑,所以对于尚未侵入肌层的患者,多采用单纯肿瘤组织切除术,但是要保证手术切缘阴性。对于切缘阳性的患者二次手术不可避免。对于入侵浅肌层的患者多采用子宫+双输卵管切除术即可,多不采用辅助治疗,对于高度恶性的患者除了可采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盆腔转移病灶切除术,有学者主张术后进行高剂量的盆腔放疗,但是遗憾的是现并无统一化疗方案。
5.鉴别诊断
子宫颈腺肉瘤需要与癌肉瘤、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腺纤维瘤、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子宫息肉、平滑肌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等疾病相鉴别。
6.预后
子宫颈腺肉瘤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很少发生远处转移,且复发率比较低,子宫+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复发概率为24-38%,远处复发率为5%,复发的时间为术后0.5-9.5年[2],然而,已经有了辅助化疗和规定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但效果并不确定[10]。所以,尽管目前报道普遍认为子宫腺肉瘤是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但需严密随访是必要的,随访时间可能需达数十年,由于子宫颈腺肉瘤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故应做好病因预防,对妇女特别是高发人群应进行定期体查,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做好随访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