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宫内膜息肉和粘膜下肌瘤有其各自的声像图特点,超声检查中大部分可以准确诊断,但有一些病例也难以鉴别。我们今天来看看几个病例,总结一下它们的超声特点。
病例一:53岁女性,因阴道分泌物增多、经量增多2年入院。
这个宫腔占位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稍高于子宫肌层,后方无明显衰减,宫内膜结构不清。宫腔镜下示整个宫腔被暗红色赘生物占据,质软,与子宫右侧壁相连,病理结果:子宫粘膜下肌瘤。这个病例的粘膜下肌瘤超声表现并不是很典型,宫腔镜下该占位性病变也比典型肌瘤质软,颜色偏红。
子宫粘膜下肌瘤,最常见症状为月经量过多,白带增多。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变形或缺损,内膜下肌层可见低回声结节突向宫腔;肌瘤完全突入宫腔时,宫腔内出现实性占位病变,肌瘤与宫腔内膜之间有裂隙;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可见突入宫颈管内,形成宫颈管内实性占位声像,仔细扫查可见其与子宫壁有蒂相连,多发性粘膜下肌瘤使宫腔形态改变。
病例二,32岁女性,因不孕来院
子宫内膜息肉,大多呈粉红色,质软,表面光滑,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改变:量多,时间延长,绝经后出血,也可无症状。
超声表现:息肉位于子宫内膜内,单发的息肉表现为宫腔内高回声团,呈水滴状,梭形或椭圆形,与正常子宫内膜界限清晰,当息肉囊性变时,内部可见无回声区。多发内膜息肉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仔细辨认,可发现内有不规则团簇状高回声斑,与正常内膜界限模糊。子宫内膜息肉病灶部位宫腔线变形,但内膜基底线正常,内膜基底层与肌层分界清楚,中间囊性变时,可出现液性暗区,部分息肉蒂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子宫内膜息肉可单发或多发。CDFI:可显示条状彩色血流信号自息肉蒂部至息肉内。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最佳时间在月经周期第10天,可减低假阴性和假阳性。
关于两者鉴别,总结心得供初学入阶参考:
肌瘤形状圆,息肉为水滴状,如下二图:
肌瘤回声可有衰减,息肉无衰减
粘膜下肌瘤致内膜基底层变形,息肉则内膜基底层完整无变形
从这三个鉴别点来看,典型的粘膜下肌瘤和内膜息肉似乎都蛮好区分,但实际工作中,真的会遇到很多看似是息肉,但病检回报却是肌瘤,图像看似更像肌瘤,却又是息肉的病例,我们需认真鉴别。
思考题
52岁,绝经后阴道流血来我院检查,子宫双侧卵巢及双侧增粗的输卵管图如下
这是一个烧脑病例,感兴趣的可以留言,我们将在第8期回复答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