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岁,我已经不敢看体检报告
前段时间
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
事情发酵在微博热搜话题
▼
女性排名前3的异常情况:
骨质疏松、幽门螺旋杆菌、慢性宫颈炎
女人从来都不容易
更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
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
周女士(化名)平时月经规律,就在2个月前,月经干净后却时常有阴道流血,量少,暗红色。
医院就诊,彩超显示:宫颈囊肿,妇科检查见宫颈口一大小约2*0.5cm赘生物,质软,色鲜红,蒂部较长,考虑宫颈息肉可能,医生建议宫腔镜检查。
后来经朋友介绍,周女士在月经干净一天,医院就诊,妇科喻主任接诊。
经妇科检查,发现周女士阴道有血性分泌物,宫颈见多个纳囊,宫颈外口见一赘生物脱出,色鲜红,质软,触之出血。
同时,B超检查发现周女士宫颈部见数枚直径约3-5mm无回声,提示:宫颈多发囊肿。
周女士B超报告单
诊断:宫颈息肉
喻主任初步诊断: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有手术指征,建议周女士进行“宫腔镜检查术+宫颈息肉摘除术”。
完善相关检查后,喻主任便立即主刀手术,术中见宫颈息肉蒂来源于宫颈管后壁近宫颈内口约1㎝处,以血管钳钳夹息肉蒂摘除息肉,再用小刮匙刮出残留蒂部,最后息肉起始部双极电凝……
腔镜手术
仅耗时15分钟,喻主任就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周女士安返病房,目前周女士已经顺利出院。
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2周后门诊复诊,不适随诊。
如何预防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又称为子宫颈息肉,是宫颈粘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呈红色,属于慢性宫颈炎的一种,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
宫颈息肉好发于已婚女性,育龄女性15%-20%患有宫颈息肉。
一般认为,宫颈息肉的形成与慢性炎症、性生活和分娩等因素有关。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促使宫颈粘膜过度增生,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将这些增生的粘膜向外排出,最后使增生的粘膜自基底部逐渐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
宫颈息肉示意图
日常做好宫颈炎的预防工作,对降低宫颈息肉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容易受细菌感染的经期,注意卫生。另外,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宫颈异常、及早进行治疗。
宫颈息肉对怀孕、性生活等有一定的影响,也有较低的恶变风险。一旦发现,建议积极予以宫颈癌筛查,并摘除息肉或做宫颈活检,根据组织病理结果明确良恶性,指导下一步治疗。
宫颈息肉在手术后容易复发,因此要定期复查并预防复发。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更多健康问题
可点击文末左下角
免费在线咨询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