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19.html
随着老龄化的进程、环境污染以及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癌症,离我们每一个人越来越近,癌症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比如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老百姓都耳熟能详,身边熟悉的人中,总有那么几个人被它们“眷顾”了。
话说回来,似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会得癌症。然而,想必包括医生在内的许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心癌/瘤”这个词。
难道当初女娲造人的时候,心脏不是泥捏的?而是五彩石做的?具有永不患癌的特异功能?
我们知道,癌症的发生是因为正常的体细胞变成了癌细胞。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而突变是建立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因此,没有细胞分裂的存在,突变就无法发生。
心肌细胞跟体内的其他细胞如上皮细胞等不同,它是一种高分化的终末细胞。顾名思义,它已经高度分化,不会再分裂增殖,也不可再生。因此,关于分裂增殖的基因也无法表达,所以,心肌细胞自身几乎没有癌变的可能。
其次,肿瘤的发生,是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除了内在的遗传因素,还与外界的环境、饮食、慢性损失和刺激等息息相关。
而心脏位置较为特殊,与血管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并且有着层层骨骼和肌肉的保护,与外界相对隔离,一般不容易受伤或者直接接触到外界的致癌物。总体而言,受到的威胁相对较少,所以由此诱发癌变的风险也较小。
再者,因为心脏每时每刻都在泵血,心脏内部的血流速度非常快。这就给了心脏一个超越其它所有脏器的优势——癌细胞难以在心脏“安营扎寨”。进入血液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细胞往往还没能在心脏内部“站稳脚跟”,就被血液给带走了。因此相比之下,心脏不仅自己难以得癌,也很难成为癌细胞的转移靶器官。
以上原因综合决定了心脏肿瘤的发病率非常低。但是世事无绝对,心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是可能罹患肿瘤,而且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一旦发生肿瘤,也是非常致命的。
心脏肿瘤大体分为原发性良性心脏肿瘤、原发性恶性心脏肿瘤及转移性恶性心脏肿瘤。
来自大样本的尸检数据,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现率仅为0.%-0.03%。其中高达75%为良性,以黏液瘤、脂肪瘤多见;恶性心脏肿瘤的发病率更低,只占其中的25%,其中以血管肉瘤多见。
看到这里,有人不禁会疑问,不是说心肌细胞不会癌变的么?可为什么还会有原发的恶性心脏肿瘤呢?不是前后矛盾吗?
最新研究表明,心脏由十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除了心肌细胞,还有成纤维细胞、壁细胞、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等。其中,心肌细胞占据心脏细胞的30-50%,是构成心脏细胞的最主要的细胞。
虽然心肌细胞无法增殖分化,但是,心脏中还有其他的具有分裂的能力的细胞,因此无法杜绝心脏原发肿瘤的发生。
比如,心脏中有许多血管,其中的血管内皮细胞或者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发生恶变,会导致血管肉瘤的发生。
间叶细胞主要来自于胚胎时期的中胚层细胞,其细胞分化程度低、具备分化成为多种不同细胞的能力。换句话说,它是许多不同类型细胞的母亲,像极了72变的孙悟空。
并且,哪怕个体发育完成后,它也不会消失,而是分散存在于器官与组织内,伺机行动,提供组织再生与修补之需。
第二常见的原发性恶性心脏肿瘤——心脏横纹肌肉瘤,目前也认为是心肌组织中具有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的杰作。它是一种先天的发育畸形,多见于婴幼儿。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发育的过程中,心肌组织中具有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由于某些糟糕的错误,最终生出了横纹肌肉瘤这个罕见的大魔头来。
总而言之,生命在于运动,癌也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也来自“运动”。心脏为什么难以得肿瘤,为什么也会得肿瘤,您明白了吗?
文/严岳、温君华
编辑、审核/伍民庆审核发布/刘宇英
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地址及联系方式医院
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
体检时间周一到周五8:00-11:30
取报告时间周一到周五14:30-17:00
团队咨询时间周一到周五15:00-17:20
联系电话-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