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HPV疫苗的兴起,宫颈癌患者的年轻化,大家对宫颈癌防控的意识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女性注重宫颈疾病的筛查,但是当拿到HPV、TCT(宫颈脱落细胞学)报告单时却是一脸迷茫、问号。
NILM、ASC-US、ASC-H、LSIL、HSIL及HPV检测中不同的数字如11、16、4、18等等表示什么意思,难道得了宫颈癌了?今天我们来科普一下,一文教你读懂宫颈癌筛查报告。
1.NILM: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解读:即宫颈细胞正常,无需特殊处理。
.霉菌感染、滴虫感染
解读:表示阴道正常菌群失调,或有滴虫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从而导致有感染。
建议:再做一个白带常规和细菌性阴道病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3.疱疹病毒感染
解读: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引起生殖器疱疹,这是一种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建议:如无症状则无需特殊处理;有症状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诊治。4.ASC-US(非典型意义的鳞状细胞或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解读:表示这个结果提示不确定这些细胞是否异常。
建议:查“高危型HPV”。①HPV阴性,可以观察1年后复查TCT/LCT;
②HPV阳性,建议行阴道镜+宫颈活检。
5.ASC-H(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解读:表示虽不能明确意义,但倾向于有病变。
建议:查“高危型HPV”,行阴道镜+宫颈活检。6.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解读:表示可能有宫颈癌前病变,但不用太紧张。
建议:查“高危型HPV”,行阴道镜+宫颈活检。7.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解读:表示有可疑癌前病变细胞,需要进一步确诊+治疗,不然发展为癌的可能性较大。
建议:查“高危型HPV”,尽快行阴道镜+宫颈活检,根据病变程度进行宫颈锥切术。8.AGC,非典型腺细胞
解读:表示腺上皮病变可能,包括宫颈来源和宫腔来源等。
建议:B超检查子宫内膜,尽快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宫颈管搔刮术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排除内膜病变。9.鳞状细胞癌
解读:高度可疑宫颈癌。
建议:尽快行阴道镜+宫颈活检。HPV,“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目前已被鉴定出00多种不同的亚型,较为确定的有40个以上型别与生殖道感染有关。
根据生物学特征和致癌潜能将其分为两型:1.高危型HPV主要亚型:HPV16/18/31/33/35/39/45/51/5/56/58/59/66/68/8等。
致病类型: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即同一患者间隔1个月两次或两次以上阴道宫颈检样显示同种类型的HPV感染)提示引起HSIL及子宫颈癌、普通型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及外阴癌、阴道上皮内瘤变及阴道癌等病变的风险增大。
.低危型HPV主要亚型:HPV6/11/40/4/43/44/55/61/81/83等,最常见的为HPV6、11型。
致病类型:低危型HPV可以引起生殖器疣及LSIL,一般不会引起宫颈癌变。其中HPV16和HPV18,具有较强的致癌能力。1.筛查前注意事项(1)7天内无阴道局部用雌激素软膏,无阴道灌洗、上药。()在非经期进行,避免阴道流血的干扰。(3)天内无性生活。
.筛查不宜过于频繁一些女性朋友没隔几周便进行复查,看到结果变成了“阴性”就非常高兴,但这很可能是不准确的哦。宫颈上皮由很多层细胞组成,自内向外生长。想象一下,如果最底层的细胞病变,也需要大约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表层,此时的检查结果才是可靠的。
3.怀孕了,还需要检查吗?从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和优生优育角度看,准备妊娠的女性朋友们应在怀孕前行子宫颈癌的筛查,筛查的方式和非妊娠妇女基本相同。若在孕前未行宫颈癌筛查,则可在孕期行宫颈癌筛查。这时候应该注意由于孕期特殊的免疫状态,HPV一过性感染较非孕期多见,所以在孕期HPV的检测价值不大,还会增加孕妈妈的心理负担,在孕期可单独行宫颈细胞病理学检查。
总之,宫颈癌预防要从妇科体检抓起,不要心存侥幸,定期复查,一旦结果异常,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注意生活规律、自爱、无生育要求时戴避孕套、定期完成宫颈癌筛查,远离宫颈癌的发生。下一期我们将科普阴道镜的知识,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