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宫颈癌筛查后,出血正常吗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能历经数年甚至一二十年。然而,在其早期及癌前病变阶段,多数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如果出现不适了,往往可能已经中晚期。

因此,想要预防宫颈癌发生和降低死亡率,必须要做到两点: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以及精准的宫颈癌筛查。

研究已经证实,HPV筛查,尤其是高危型HPV是否感染,也可以做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重要措施。

然而,很多女性在做宫颈癌筛查后,会出现出血的症状!

01

宫颈癌筛查的方法

目前,我们进行宫颈癌筛查,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宫颈巴氏涂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或LCT)、宫颈HPV以及阴道镜检查。前两种检查主要是刮取宫颈的脱落细胞,看细胞是否有病变;而HPV检查则是检查宫颈是否有病毒感染,来预测是否会发生宫颈癌变。

在进行这三种检查时,传统的宫颈巴氏涂片一般使用棉签或者特质的小木片来刮取宫颈细胞,在检查之后很少会出血。而TCT检查或者HPV检查时,使用的是特制的小毛刷,这种毛刷表面为小刺状,偏硬,不像棉签或者小木片表面那么光滑。而且这种小毛刷为锥形,前面的尖端可以插入到宫颈内口,刮取到宫颈管内的细胞。宫颈管内的细胞为柱状上皮,毛细血管分布比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更丰富,所以在刮到柱状上皮的时候,也更容易出血。这就是为什么做TCT检查和HPV检查更容易出血的原因。

阴道镜活检

是医生借助放大系统,更仔细地观察宫颈(同时也得观察阴道及外阴),但不是直接观察,而是要用醋酸、复方碘溶液对观察的区域涂抹之后再观察。通过观察上皮颜色的变化、血管的特点,来评估宫颈是否有病变,以及病变的位置、范围。然后,对可疑有病变的部位,取下来一小块,去检查,看看到底是否有病变。

这个取小块组织送病理的过程,叫“活检”。阴道镜检查使用醋酸,所以在检查过程中会感觉有些刺激,但都是可接受的。检查结束后的一两天内也会有些阴道外阴刺激感或阴道流液,也都在可接受的范围。活检后确实会有出血,不必紧张,少量的出血无大碍,出血太多就得找医生重新压迫止血了。一般活检后的创面1周左右就愈合好了。

02

这些情况下

宫颈癌筛查也容易出血

做完宫颈癌筛查以后,有出血时很常见的现象。除了TCT和HPV的检查方法可能会造成出血以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做宫颈癌筛查也容易出血。

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柱状上面外移到宫颈表面的表现,前面我已经说过,柱状上皮比鳞状上皮更脆弱,所以在有“宫颈糜烂”的时候,做刮片,也就更容易出血。宫颈炎症:在慢性宫颈炎或者急性宫颈炎时,宫颈表面充血,这种情况即使不做宫颈刮片,只是做普通的妇检,在妇科窥器碰到宫颈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造成出血。宫颈息肉:宫颈息肉也属于炎症的表现,在碰到息肉的时候,也容易发生出血。宫颈病变:在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的时候,血管重新分布,组织也由于病变而变得更脆弱,所以也更容易出血。

做完TCT检查,有少量出血,完全不用担心。这种出血量不会很多,一般在2-3天之内会自己止住,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但需要注意,如果有出血的时候,为了避免感染,最好不要同房、盆浴或者游泳等等。

———END———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爱密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zz/7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