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院那里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52392.html
最近心态有点怂。
体检报告不太好。
每年一次的公司体检,刚出了结果,除了陪伴多年的颈椎病,脂肪肝,做b超时候还发现了一个胆囊息肉。
0.6*0.4cm。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医生建议去肝胆外科复查。
图源:《白色巨塔》
我赶医院专家号,诚惶诚恐地安排了检查。老专家看来看去,琢磨了半天片子,盯着心提到嗓子眼的我说:
“没事,问题不大,随观。”
啥叫随观?
医院复查一次,看看息肉有没有突然增大。要是增大了,就赶紧处置,要是没增大,就继续随观……
好么,敢情从此以后,医院的我,医院的常客了。
命运啊……人生啊……
回到公司,和身边几个同事诉苦,本想找找安慰,结果安慰没找到,大家纷纷拿出前几天体检新出炉的体检报告,开始比惨。
有20多岁看起来精瘦的同事,查出尿酸高的;有刚入职没多久的的女同事,发现了弥漫性胃炎的,有喝酒多年的老同事,查出脂肪肝的,还有好几个人,直接被通知发现了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
我隔壁工位一位大哥,更是用一句话淡定总结了我们的病症:
结节和息肉,早就是金融人士的工作“标配”了。
据说,他这些年已经切了2次息肉,还查出了一次甲状腺结节……
图源:《半泽直树》
真这么严重么?
我一查资料果然如此,《中国金融从业者健康绿皮书》里就赤裸裸地揭示了真相:
95.5%的金融从业者在体检中至少有一项指标异常,近2/3的金融从业者检出3项以上异常指标,近1/4的金融从业者可能患有5种以上指标所关联疾病,而只有4.5%的人没任何问题,
这个数字真的太讽刺!那些在CBD、金融街光鲜亮丽地穿梭,每天给世界经济号脉的金融民工们,个人里,健康的竟然只有不到半个。
图源:《中国金融从业者健康绿皮书》
而他们的高发疾病,包括乳腺增生,颈椎异常,血脂,甲状腺,脂肪肝,骨质疏松等等,这一堆病,全都是工伤啊!
图源:《中国金融从业者健康绿皮书》
说起来真挺可悲的,我问周围几个同事,查出来了毛病可咋办?
他们倒是都挺淡定,医院检查就去检查,该吃药吃药,该干活干活。
至于休息,大可不必。
年纪轻轻,被工作耽误的健康该拿什么还?
他们的答案是:不还。
这个答案,我懂。
生而为人,谁都知道,身体就是1,再多工作都是1后面的0,只有身体健康,才有可能发展事业,丰富生活。如果健康没了,啥也干不成。
图源:《哦我的维纳斯》
但摆在金融民工们面前赤裸裸的难题就是:
主观确实有意愿,但客观也确实没条件。
你以为金融民工们,不知道要科学用眼?
实际是看的研报太多,手机对接的客户太多,深夜里对着电脑的加班也太多。
而平时想远眺下窗外,还没等走到窗户前,就来了新的工作任务。
你以为金融民工们,不想每周定时定点安排锻炼?
实际是公司午休时间太短,吃饱饭眯一会儿,一睁眼就到了下午两点,下班经常九点十点,随便洗洗涮涮就在熬夜边缘疯狂试探。
好不容易有了假期,别说健身了,连从床上爬起来,都需要梁静茹给的勇气。
你以为金融民工们,就那么喜欢吃外卖?
实际是公司没食堂,下班太晚也没时间做饭,思来想去,还是叫外卖最省心方便。
也知道要控油控糖,可生活里有太多苦闷,又有谁能不纵容自己从炸鸡可乐里获得一点点快乐?
图源:《孤独的美食家》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几年前也曾胡吃海喝一天四顿,非常“凡尔赛”地跟朋友说自己是“易瘦体质”。也曾每周几场篮球,燃烧卡路里,挥洒青春的汗水。
但进入金融圈,尤其是熬过一年又一年后,一切就都变了。
一天就只有24小时,所有事情都在张牙舞爪地分配你的时间和精力。毕竟你研读了研报就没时间闭目养神,你坐在工位上一动不动做ppt,就没有时间去健身房舒展身体。
尤其,好不容易下班了,我这种倾诉欲极强的人,还想争取时间多写点文章,多拍点视频,结果一个不小心就熬到了后半夜,忙完以后,基本上脸都不想洗,直接就倒头睡下了。
作为一个成年男性,20岁到40岁是搞事业的黄金期,给他们选,要高薪还要悠闲?
我想,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后者。
毕竟,结婚生子,照顾老人,买房买车……所有这些重压,对于没背景也没退路的成年人而言,都只能拿奋斗拼搏这一个筹码去换。
图源:《速度与激情》
与其说我们没得选,不如说是我们自己选择了那条“用健康铸就辉煌”的道路,我们迫切地希望自己也能靠拼命成为人上人,即使过上“前半生拿命换钱,后半生用钱续命”的日子也在所不惜。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一个朋友给我讲的段子:
去看牙医,牙医问我年纪轻轻的,牙齿怎么磨损这么严重?
我说这些年,我都是咬着牙过来的。
深有同感啊。
说到这里,我总感觉,要是再不上价值灌鸡汤,告诉大家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