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预防宫颈癌,光打HPV疫苗不够21岁

医院作者:陈小燕

一个让所有女性瑟瑟发抖的名字

它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

对于中国女性来说

更是健康与生命的第二大“杀手”

中国每年新发病例达13.15万

每年约5.3万人死于宫颈癌

不过大家先不要恐慌

看完今天的科普

你们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也会对宫颈癌和HPV有更客观的了解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宫颈癌?(宫颈癌发病高危因素)

1

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感染:最主要的致病因素,99.7%以上的宫颈癌是由HPV持续性感染引起的;

2

性生活及婚育情况: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早产、多产,多次流产、多个性伴侣,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感染艾滋病病毒等;

3

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不注意性卫生健康,私处清洁过度;

4

慢性子宫颈疾病:慢性子宫炎症、宫颈息肉、宫颈湿疣。

HPV会通过什么途径感染?(传染源是患者及带病毒者)

1

性接触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避孕套并不能完全阻断HPV的传播;

2

间接传播:密切接触,如共用浴盆、毛巾、马桶坐便器等;

3

母婴传播:婴儿通过孕妇产道的密切接触。

感染HPV就会得宫颈癌吗?

当然不是。

HPV的感染是非常普遍的。

有正常性行为的女性一生中感染至少一种型别HPV的几率达80%。

不过别担心,一般人在感染HPV后,可以通过人体免疫系统将病毒完全清除,70%HPV新感染者可在一年内将病毒清除,90%的病人在2年内能够自行清除。

只有少数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才会发生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及子宫颈癌。

当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病毒DNA就会嵌入人体生殖道粘膜基底层细胞的DNA当中,从而打扰细胞正常的复制周期,使细胞异常增生,发生癌前病变。

感染高危型HPV后约3%可发展为宫颈癌,通常需要10-20年才会发病,平均潜伏期5-10年。大家明白了吗,要发展到宫颈癌,自然病程是很长的。

而且子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除了注射HPV疫苗,还一定要做好筛查。而且即便接种了HPV疫苗,也并不能%预防宫颈癌,也还是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哦。

如何发现宫颈癌存在?

大多数人在感染HPV后几乎是毫无症状的,因此需要进行HPV分型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临床诊断。对HPV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我国预防宫颈癌主要的二级预防手段。

子宫颈癌的三阶段筛查:

第一阶段:子宫颈HPV检测、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第二阶段:阴道镜检查。

第三阶段:组织病理学检查。

子宫颈HPV检测

在妇科检查时,由子宫颈表面取子宫颈脱落细胞,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高危型HPV是否阳性。

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在妇科检查时,由子宫颈表面取子宫颈脱落细胞,在玻璃片上制片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存在细胞异常。

以上两种检查之后,如果查出高危型HPV阳性或者细胞学异常的人,需要进一步做以下检查。

阴道镜检查

高危型HPV阳性或者细胞学异常者,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观察子宫颈表面的异常变化,并取活体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阴道镜下所取的子宫颈局部组织,送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对病理切片作出明确诊断,以诊断子宫颈病变。

什么时候开始筛查?

有性行为的女性,从21岁开始就要筛查。

21~29岁:如果TCT检查阴性,每3年检查1次;

30~64岁(以下任选一):TCT检查阴性,每3年1次;HPV筛查阴性,每5年1次;TCT+HPV筛查均为阴性,每5年1次;

65岁以上:若过去10年内,连续3次TCT检查阴性或连续2次HPV阴性,无子宫颈上皮内瘤(CIN)病史,可考虑停止筛查。若以前有CINⅢ级、原位腺癌病史,应在病变自然消退或临床治疗后持续筛查20年,甚至延长筛查至65岁以后。

筛查前注意事项:

避开经期;

3天内无性生活;

3天内未进行阴道冲洗及阴道内用药,如妇科阴道药物治疗,必须在停药3天后;

患宫颈炎或阴道炎患者,最好在治疗后再进行检查。

推荐阅读

关于HPV疫苗接种,这是最全的科普!

检查出HPV阳性,如果不治疗会怎样

实用贴:宫颈HPV阳性的几种转阴方法

更多医学知识,都在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ss/5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