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丨年,这19款中国创新药获得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孤儿药资格的授予是美国FDA鼓励开发用于治疗罕见病创新药的措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由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开发的创新药在美国获得孤儿药资格。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年有多款中国公司开发的创新药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本文中,我们节选其中的19款创新药作介绍。

图片来源:RF

1、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作用机制:PD-1/CTLA-4双抗适应症:宫颈癌(除极早期IA1期之外)年2月,康方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型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单抗(AK)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宫颈癌(除极早期IA1期之外)。此前,该产品治疗经标准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已经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在宫颈癌适应症领域,卡度尼利单抗已经在中国递交了治疗复发/转移宫颈癌的新药上市申请。2、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作用机制:抗PD-1单抗适应症:肝细胞癌年4月,恒瑞医药宣布FDA授予抗PD-1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孤儿药资格,用于肝细胞癌适应症。新闻稿表示,此次孤儿药资格是基于恒瑞医药正在美国开展的一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根据恒瑞医药公开资料,截至年底,卡瑞利珠单抗已经在肺癌、肝癌、食管癌等五大瘤种中获批8个适应症。3、石药集团:NBL-作用机制:抗Claudin18.2单抗适应症:胃癌(包括食道胃结合部癌)年4月,石药集团宣布其附属公司美国NovaRockBiotherapeutics公司自主研发的抗体药物NBL-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胃癌(包括食道胃结合部癌)。NBL-是一款全人源抗Claudin18.2单克隆抗体,此前其已经获得FDA授予的治疗胰腺癌的孤儿药资格。4、石药集团:SYSA作用机制:靶向Claudin18.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适应症:胰腺癌年5月,石药集团公告称附属公司石药集团中奇制药自主研发的ADC产品SYSA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胰腺癌。SYSA是一种抗Claudin18.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MMAE药物偶联物。目前,该产品已经在中国和美国获批临床,分别针对Claudin18.2阳性实体瘤和Claudin18.2阳性晚期胰腺癌。5、璎黎药业:林普利司片作用机制:PI3Kδ抑制剂适应症:T细胞淋巴瘤年5月,璎黎药业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I3Kδ高选择性抑制剂林普利司片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T细胞淋巴瘤。此前,该药已经获得FDA授予的两项孤儿药资格,分别针对滤泡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林普利司片已经在中国递交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的新药上市申请。值得一提的是,恒瑞医药拥有该药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排他性独家商业化权益。

图片来源:RF

6、诺诚健华:gunagratinib作用机制:泛FGFR抑制剂适应症:胆管癌年6月,诺诚健华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泛FGFR抑制剂gunagratinib(ICP-)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胆管癌。公开资料显示,该药为一款新型高选择性的泛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有望克服第一代可逆FGFR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目前其正在全球范围内针对胆管癌、泌尿道上皮癌等开展1/2期临床研究。7、西比曼生物:C-CAR作用机制:CD19/CD20双靶点CAR-T产品适应症:滤泡性淋巴瘤年6月,西比曼生物宣布新型CD19/CD20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产品C-CAR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滤泡性淋巴瘤。C-CAR是西比曼生物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第二代4-1BB双靶点CAR-T产品。近期,该产品已经在美国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8、思路迪医药/康宁杰瑞:恩沃利单抗作用机制:抗PD-L1单抗适应症:软组织肉瘤年6月,思路迪医药、康宁杰瑞、先声药业达成战略合作的抗PD-L1抗体恩沃利单抗注射液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软组织肉瘤。这是该产品继治疗晚期胆道癌之后,获得的第二项孤儿药资格。在中国,恩沃利单抗已经于年11月获得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的成人晚期实体瘤患者。9、北恒生物:CTD作用机制:抗CD7通用型CAR-T产品适应症: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年6月,北恒生物宣布其开发的抗CD7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产品CTD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据介绍,CTD是北恒生物基于通用型CAR-T技术平台开发的创新产品,其通过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含有编码CD7CAR基因的病毒进行转导,并使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关键基因制备,拟开发治疗复发/难治T-ALL患者。此前,该产品已经在探索性临床研究中展示了优异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10、创胜集团:TST作用机制:抗Claudin18.2单抗适应症: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癌年7月,创胜集团宣布在研产品TST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癌。TST是创胜集团开发的一款高亲和力的抗Claudin18.2单克隆抗体。根据该公司于年1月发布的新闻稿,TST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1/2期临床试验,针对表达Claudin18.2的多种肿瘤类型,包括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癌。

图片来源:RF

11、亚盛医药:lisaftoclax(APG-)作用机制:Bcl-2选择性抑制剂适应症:急性髓系白血病、滤泡性淋巴瘤年以来,亚盛医药在研的口服Bcl-2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APG-一共获得了FDA授予的2项孤儿药资格,分别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滤泡性淋巴瘤。而至此,该药已经获得了FDA授予的5项孤儿药资格,其他三项针对适应症分别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公开资料显示,APG-是首个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本土研发的Bcl-2选择性抑制剂。12、亚盛医药:APG-作用机制:MDM2-p53抑制剂适应症:IIB-IV期黑色素瘤年7月,亚盛医药宣布其在研原创新药MDM2-p53抑制剂APG-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IIB-IV期黑色素瘤。这也是该药继胃癌、急性髓系白血病、软组织肉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后,获得的第五项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年,基于一项APG-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PD-1/PD-L1抑制剂耐药的黑色素瘤的2期临床研究数据,APG-还被FDA授予了快速通道资格。13、中因科技:ZVSe注射液作用机制:基因替代治疗适应症: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年8月,中因科技宣布原创新药重组人CYP4V2基因腺相关病毒注射液(ZVSe注射液)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BCD)。ZVSe注射液为中因科技自主研发的基因替代治疗产品。据新闻稿介绍,BCD患者在视网膜下腔注射ZVSe注射液后,可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表达CYP4V2蛋白,弥补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缺失蛋白的功能。该项目正在中国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4、微芯生物:西奥罗尼作用机制:多靶点多通路选择性激酶抑制剂适应症:小细胞肺癌年9月,微芯生物宣布在研原创新药西奥罗尼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西奥罗尼是微芯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针对AuroraB/VEGFR/PDGFR/c-Kit/CSF1R靶点的高选择性抑制,能发挥综合抗肿瘤作用。在中国,西奥罗尼正在开展针对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多个瘤种开展2期和3期临床试验。

图片来源:RF

15、金赛药业:金妥利珠单抗注射液适应症:急性髓系白血病年10月,金赛药业宣布金妥利珠单抗注射液(gentulizumab)获得FDA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根据金赛药业公开资料,该药目前正在中国开展两项1a期临床试验,此外其用于治疗进展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试验申请已经获得FDA批准。16、澳宗生物:TTYP01片作用机制:自由基清除剂适应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年11月,澳宗生物宣布FDA已授予其在研创新药TTYP01片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人症”)。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作用机制广泛。澳宗生物介绍,TTYP01是公司在已上市的依达拉奉注射剂型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口服片剂,可延长ALS患者用药周期,让患者获得长达一年以上的持续治疗,且相比静脉滴注给药有更好的安全性。目前TTYP01已经在中国递交了1期桥接临床试验申请,首个开发适应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7、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作用机制:抗PD-1单抗适应症:食管癌年11月,君实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食管癌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此前,FDA已经授予了该药3个孤儿药资格,分别用于治疗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及软组织肉瘤。根据君实生物新闻稿,特瑞普利单抗针对食管癌已经开展了两项3期注册临床研究。在中国,特瑞普利单抗已经递交了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18、亘喜生物:GCF作用机制:BCMA/CD19双靶点CAR-T产品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年11月,亘喜生物宣布其BCMA/CD19双靶点CAR-T产品GCF获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该产品目前正在开展多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1期临床试验,计划于年在中国和美国分别递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19、索元生物:DB作用机制:小分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抑制剂适应症:血管性埃勒斯-当洛综合征年12月,索元生物生物宣布在研产品DB用于治疗血管性埃勒斯-当洛综合征(VEDS)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且FDA已经批准了DB治疗VEDS的关键性临床试验申请。DB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的小分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于PKCβ、PI3K和AKT等肿瘤领域的关键肿瘤靶点上。目前,索元生物已经授权AytuBioPharma公司开发DB用于治疗VEDS的全球权益,索元生物则继续保有DB在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全球研发权益。除了上述19款创新药,还有其他创新产品在年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本文不再一一介绍。希望它们早日获批上市,或获批更多的适应症,惠及更多患者。参考资料:[1]各公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wh/10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