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送走“大姨妈”,计算好排卵期,正想趁着时机合适造个小宝宝出来,结果又出现阴道出血了,点点滴滴好几天,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先别担心,这种情况可能是排卵期出血。那么,排卵期出血到底是什么?需要吃药治疗吗?会不会影响生宝宝?
什么是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是指女性在在两次月经之间出现的,周期性、少量的阴道出血现象,也称经间期出血,属于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排卵期出血的量有多有少,少则白带带血丝或者点滴样阴道出血,为一过性出血;多则可能明显出血,持续时间超3天,类似月经。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不必太在意,更不必忧心焦虑。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就应该引起重视,医院就诊。
为什么会出现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有偶然性,并不是人人都会发生。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这种情况,而有些人没有呢?目前关于排卵期出血的原因尚无定论,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01激素撤退性出血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在卵泡和黄体分泌的雌孕激素作用下,生长、发育和脱落,形成月经。随着卵泡的生长,分泌的雌激素逐渐增加,在排卵前形成一个高峰。当成熟卵泡破裂即排卵之后,雌激素水平急骤下降,如果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就会引起子宫内膜表层局部溃破、脱落,发生突破性少量出血。之后,随着黄体的形成,分泌足量的雌、孕激素,溃破的子宫内膜表层得以迅速修复而停止出血。
02卵泡突破性出血排卵的时候,成熟卵泡突破卵巢包膜会有或多或少出血,输卵管在捡拾蠕动的时候,把含血的卵泡液输送到了宫腔、阴道,从而表现为有带血的白带。
03
红细胞外漏个别研究者认为,排卵期出血是由于排卵前成熟卵泡分泌了较多的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高度充血,部分红细胞外漏而出血所致。
排卵期出血的诊断标准出现经间期出血的情况,医院就诊,以排除各种引起阴道出血的器质性疾病,如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等。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后,再考虑是否为排卵期出血。
01月经周期推算有规律月经周期的女性,排卵期比较容易推算,出血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月经不规律的女性也可以按照倒推时间的方法去判断。
02测量基础体温正常有排卵的女性有体温呈现双相曲线,出血发生在体温由低向高转化期间,也就是说在排卵期,也应考虑是排卵期出血,对于备孕尤其有指导意义。
03监测排卵情况及血液中性激素水平
排卵期出血与“好孕”“大姨妈”走啦,留下“小姨妈”一定会影响怀孕吗?
一方面起提示作用:排卵期出血现象的出现,说明正值排卵期,对于备孕的女性是一个很好的指示信号。
另一方面:若出血量本身较多,则不应该进行性生活,避免生殖道感染,这个角度讲肯定会降低怀孕的可能性;另外排卵期出血的人,若合并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足等问题,也会影响受孕的成功率。
排卵期出血要治疗吗?排卵期出血一般量少,时间短,如果自行干净的可以随访观察,不需要做治疗。
若出血量大呈鲜红色,或者时间超过3天,伴有明显腹痛现象,以上之一指标者,应该立即就医,待医生查明症状的原因后给予对症治疗。排除其他疾病后,可给予口服天然雌激素的方案。
对于有明确病因者,需积极去除病因。针对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足者,可行促排卵治疗,促进卵泡的发育。
排卵期出血是年轻女性人人都可能遇到的现象,不必过于惊慌担忧,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信号。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良好情绪、睡眠、营养等状态,增强体质,预防排卵期出血的发生。
编辑:陈亚杰丨作者:陈亚杰(研究生)
审核医师:郑颖(副主任医师)
图片来源:网络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