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体检正常,为啥还突然得癌漏掉这几

眼下又到了体检季。但最近却有个朋友说:

诶,这体检有什么用,还不如不查!

你看李咏,肯定年年体检吧,但这一查就是癌症晚期。还有一些有钱人,他们的体检项目必须比咱普通人的常规体检要全啊,不也是一查一个癌症晚期?

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想想生活中,时不时也爆出有人拿到“各项指标都正常”的体检报告后,不久就被查出癌症的新闻。

体检时正常,才过半年查出肺癌晚期

近日,52岁的林先生经常感到胸痛、咳嗽不止,有段时间还一直发高烧。

医院一检查,结果无异于晴天霹雳——报告显示,他得了左肺小细胞癌,并且还是晚期。

林先生实在想不明白,明明在去年的体检中,自己的肺部检查结果还是“双肺未见异常”,怎么才过去半年,就患上肺癌晚期了?

可怕的是,这并不是孤例。

有新闻报道,一大型企业的领导年年做体检都没有查出啥问题,但就在体检后3个多月,他总感觉胃部不舒服,去医院检查,谁知却已是胃癌晚期。

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也难以理解。

年年体检,为何还查出癌症晚期?

很多人以为,做了常规体检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得癌,能防癌近身。如果你也这么想,那真是太高估它了。

一般的健康体检,包括测血压、脉搏、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等,针对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至于胃癌、肠癌、肺癌等常见的肿瘤,则基本没有涉及到。

这也就是说,常规体检并不等于早期查癌,更不是专门的防癌检查!

再加上,癌症本身太会隐藏了,不少在早期没有典型症状,甚至没有症状。

比如早期肺癌会有咳嗽、咳痰,但你想一下,抽烟的人是不是多多少少也会有这些表现?

再比如,早期胃癌会出现胃胀、嗳气,只是这又跟普通人的慢性胃炎很像。

癌症是背着你偷偷发展壮大的,而等身体有了明显反应,多半就到晚期了。

所以我说嘛,这一般体检可有可无,反正也发现不了癌,倒不如我听天由命来得自在啊~

当然不是!严重谴责这种想法。

尽管常规的健康体检重点主要在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但要注意,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各种慢性病,本来就是癌症的“帮凶”。

定期体检,仍然是发现早期癌症甚至癌前病变的最好办法。

真心建议,在体检时除了基础项目,大家要更聪明一点,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有针对性的项目。

每种癌有哪些高危人群、该做什么检查

都列全了!

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防癌体检中心副主任张凯教授,为大家简单梳理了一些常见癌症的高危人群和检查手段:

1.肺癌

高危人群:

50岁以上;

吸烟超过20包/年(含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者);

长期被动吸烟(超20年,基本每天接触);

有(石棉、铍、铀、氡等接触的)相关职业暴露史者;

有恶性肿瘤或肺癌家族史;

有慢阻肺或者慢性非纤维化病史等。

筛查方法:

低剂量螺旋CT

间隔时间:

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1次。

2.乳腺癌

高危人群:

40岁以上;

未生育、晚生育(第一胎在35岁以后)或不哺乳;

有乳腺癌家族史;

月经过早来潮(小于12岁)或绝经晚(迟于55岁)者等。

筛查方法:

钼靶+超声

间隔时间:

40岁以前的女性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

40岁以后的女性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钼靶。

3.肝癌

高危人群:

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

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等。

筛查方法:

血液甲胎蛋白+超声

间隔时间:

高危人群每半年检查1次。

4.结直肠直肠癌

高危人群:

50岁以上;

有肠息肉病家族史;

经常吃高脂高热量食物、抽烟嗜酒;

结肠腺瘤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血吸虫肉芽肿患者等。

筛查方法:

肠镜、大便潜血

间隔时间:

50岁以后做1次结直肠镜,如果检查正常,可以间隔5~10年再做第二次;每年常规体检别放弃大便潜血试验。

5.胃癌

高危人群:

有胃癌家族史;

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有不良饮食习惯以及长期左上腹不适的人等。

筛查方法:

胃镜

间隔时间:

高危人群45岁时开始做筛查,若无异常,间隔3~5年再检查;

高发区人群50岁以后要做筛查。

6.食管癌

高危人群:

肿瘤家族史或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河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有不良饮食习惯,如爱吃辣、烫、腌制食品的人等。

筛查方法:

食管镜

间隔时间:

高危人群50岁时开始筛查,若无异常,间隔3~5年再检查;

健康人群50岁以后要做筛查。

另外,以下这种癌,女性也要上点心——

7.宫颈癌

高危人群:

宫颈癌家族史;

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初次性行为小于15岁);

生育早、多产;

抵抗力低下、抽烟等。

筛查方法:

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或TCT/LCT检测)

间隔时间:

21岁~29岁女性:每3年筛查一次细胞学检查;

30岁~65岁女性:每5年筛查一次HPV检测与宫颈细胞学检查,或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

大于65岁女性:以往检查结果正常则停止筛查。

曾有新闻报道,某女士在常规体检“正常”,却在半年后被诊断为宫颈癌晚期。

追根究底,正是因为她羞于做宫颈方面的检查,才导致漏掉了宫颈癌癌前病变。可惜可叹!

体检漏掉5项可能误大病

 

1

肛门指检

检查优势

80%的癌肿可以通过肛门指检被发现。

可检疾病

肛肠疾病:痔疮、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

建议人群

国人直肠癌发病趋向年轻化。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直肠指检。

2

胃镜

  体检中,不足1%的人会选择胃镜。

检查优势

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

可检疾病

胃肠道炎症、糜烂、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血管瘤、肿瘤等。

建议人群

普通人群每5年做一次胃镜,已有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每两年做一次。

注意事项

做胃镜检查前不能吃任何食物,检查后应等麻药过后30分钟才能进食。

3

粪便检查

  很多人怕脏、嫌麻烦,放弃大小便检查。

检查优势

粪检是消化道疾病的“照妖镜”。尿检是肾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第一道风向标。

可检疾病

尿常规:结石、泌尿系统炎症、淋巴管病病变等。

粪便分析:胃肠道出血、炎症、寄生虫感染、胃肠道肿瘤等。

建议人群

普通人群每年筛查一次。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定期检查两次或两次以上。

4

胸片

  很多人因为怕辐射而不拍胸片。

检查优势

拍一次胸片的辐射量很小,对普通人身体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可检疾病

肺炎、肿瘤、骨折、气胸、肺心病、心脏病等。

建议人群

普通人群在体检时每年拍一次胸片。

注意事项

孕妇或计划3个月内怀孕的女性可不拍胸片。

5

妇科检查

  害羞暴露隐私部位,不少女性会避开妇科检查。

检查优势

及时发现妇科疾病、判断子宫形态和位置是否异常。

可检疾病

外阴:肿瘤、炎症、尖锐湿疣等。

阴道:畸形、炎症、白带异常等。

宫颈:畸形、炎症、肿物、癌变等。

建议人群

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应至少一次妇科检查。无性生活,建议咨询医生。

以上资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让我们一起传播养生,让健康永恒!

商务合作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温馨提示: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健康商城!

健健康康

赞赏

长按







































早期白颠疯表现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zz/3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