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宫颈糜烂并不是病,“宫颈糜烂”曾被当作慢性宫颈炎的主要表现。然而这个说法并不合适。
目前已经明确,宫颈糜烂并不是上皮溃烂,缺失那种真正的糜烂,而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移”的糜烂样改变。
一般正常女性每个月都会有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宫颈内扣的柱状上皮也会随着激素的变化而移向宫颈外口。我们所说的“宫颈糜烂”就是移到宫颈外口的柱状上皮。
发源于宫颈内口的柱状上皮是单层的柱状细胞,比较薄,血管比较容易显露出,看起来就像烂了似的红红的颗粒状,而鳞状上皮是由很多层扁平细胞排列而成的,看起来就会比较光滑。
所以“宫颈糜烂”只是生理性变化,而不是病,也无需治疗。
但如果出现了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间期出血,外因瘙痒及灼烧感或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就可能是有急性子宫颈炎了。
急性宫颈炎的宫颈分泌物常成粘液脓性或宫颈轻轻一碰就出血,分泌物检查也会发现白细胞增多。
如果急性宫颈炎没有及时治疗,或病原体持续存在就会发展成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大多没有什么症状,只会在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糜烂样改变、息肉或肥大。
而有炎症的糜烂样改变及宫颈息肉就需要治疗了。一般以局部治疗为主,但必须先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排除方式就是做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必要时还要做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
HPV就是人乳头瘤病毒,它有很多种,高危型的HPV如果长期持续感染(8—12年)就可能导致宫颈癌。
也就是说如果HPV检查是阴性,那基本就可以排除宫颈癌了。
但HPV阳性也不代表就有问题,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发生一过性的HPV感染(一过性感染,就是只感染很短的一段时间,过后很快就会消失,没有了。)。所以确诊还得靠活组织病理检查。
建议有性生活三年以上的女性都应该做宫颈癌筛查。筛查后,宫颈到底有没有问题就清楚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