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需要做PETCT检查吗

“一次检查,查遍全身,排查最早期的细小肿瘤”,“目前最先进的查癌神器”类似这样对PET-CT的宣传时常可见。

实际上,对于PET-CT检查,一直存在不少争议和疑问,“我担心患癌,做个PET-CT可以吗?”“PET-CT价格这么贵,有必要做吗?”“听说PET-CT查肿瘤效果很好,但有辐射,到底做不做,真纠结”。

辐射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大家既想享受PET-CT的高尖技术,又害怕辐射带来的健康危害。我们该如何选择?

什么是PET-CT检查?

PET-CT是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它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X射线断层扫描两种诊断方式。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受检者注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显影剂,目前最常用的显影剂是“18F-FDG”。这是含有放射性的氟元素18F的葡萄糖类似物。PET-CT通过探测18F-FDG在体内的放射性分布,寻找葡萄糖代谢特别旺盛的恶性肿瘤。

▲PET-CT设备

▲PET-CT检查结果更直观

PET-CT是目前最先进最精确的癌症筛查手段之一,它既可以对可疑部位的进行解剖学定位,还可以对该部位进行代谢分析,精确度非常高可达90%以上,可以检查到最低2毫米以上的肿瘤。

PET-CT检查主要运用于哪些方面?

在临床上,PET-CT检查主要用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临床高度怀疑肿瘤时,PET-CT还可准确提供活检部位,以便及时确诊。PET-CT还可为确诊的癌症病人检查恶性肿瘤有无转移病灶,寻找肿瘤原发灶,对恶性肿瘤进行分期、分级,以协助医生指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在肿瘤放射治疗前进行精确的生物靶区定位。对于治疗后的癌症病人,PET-CT可用于手术、放疗或化疗后的复查,看有无残余肿瘤组织,鉴别肿瘤复发与坏死等。同时,PET-CT在神经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评估等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

哪些人群适合做PET-CT检查?

1.肿瘤高危人群

有肿瘤家族聚集现象者,该类人群比普通人更易患上肿瘤。还有就是接触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有烟酒嗜好、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者等。PET-CT检查对肿瘤的判断准确率远远高于其他影像设备,肿瘤高危人群非常适合每年做一次PET-CT检查。

2.有癌前病变的人群

癌前病变虽然不等于癌症,但癌前病变如肝炎、肝硬化、胃溃疡、直肠息肉、宫颈炎等极易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恶性肿瘤,定期做PET-CT检查有助于更早的发现。

3.肿瘤疑似患者

常规检查在筛查肿瘤方面准确率不高,这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患者患有癌症但检查没查出来,二个就是不是癌症被查出患有癌症。PET-CT可有效避免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为疑难病例提供正确的活检部位,从而给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诊断。

4.肿瘤已确诊人群

很多朋友认为肿瘤一旦确诊就没必要做PET-CT了,事实并非如此。通过PET-CT检查可对肿瘤进行分期,此外还可确认恶性肿瘤有无转移病灶,这有助于合理地选择治疗手段。据报道,有近四分之一的肿瘤病人在做了PET-CT检查后,其肿瘤分期的判断发生改变,从而避免了不当的治疗方式。这有助于预防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质量。

PET-CT检查的辐射到底有多大?

对于PET-CT的辐射问题,一直褒贬不一,甚至有人说做一次PET-CT相当于福岛核电站爆炸后在其周边待一天。PET-CT的辐射真的这么大吗?

一次PET-CT检查的总辐射剂量大约为15mSv左右,低于常规局部增强CT扫描的辐射剂量(例如肝脏增强至少同一部位扫描三遍)。

PET-CT的辐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检查所用的显影剂和CT扫描仪器。所用的放射性药物(显影剂)为生理代谢物的类似物,如通常所用的18F-FDG为葡萄糖的类似物,无致敏性,对人体不构成危害,衰变很快,在几个小时内就完全从人体内消失,其辐射量为4.6-6.2毫西弗,由于技术进步,最新的注射药物可使辐射剂量下降到约3.9毫西弗左右;检查后医生都会建议多喝水,加速药物排泄,也可适当降低病人接受核素的辐射总剂量,但是检查后10小时内尽可能的不要接触孕妇和小孩。

第二部分辐射剂量的主要来源于CT扫描,可是PET-CT所用的CT比常规CT剂量要低,是常规CT的1/2。随着PET-CT的更新换代,一次全身检查的辐射剂量由原来的15毫西弗左右,降低到7.5毫西弗左右。

目前,国家尚未规定患者在医学检查中接受的辐射量的上限,但有医务人员标准,也就是每年不得超过20毫西弗。由此可推算患者接受一次PET-CT检查,接受的辐射在安全范围内,而且这种辐射还是一过性,在检查后的几小时内会随之消失。但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果多次接受检查,其有辐射带来的风险也在累积。

为什么有辐射,还要做PET-CT检查?

做一次医学影像检查所受到的辐射是在人体可以承受的辐射范围内进行的科学检测。病人做一次PET-CT检查确实承受了比常人更多的辐射量,但这样的一次PET-CT影像学诊断对于医生对病灶的准备定位、治疗方案的合理运用及全身是否还有其他转移病灶等情况了解得更清晰。发现癌症是抗癌的第一步,治疗癌症才是抵抗癌症的关键一步。

PET-CT是查癌利器但不是万能的神器!

PET-CT是将PET功能代谢显像与CT解剖结构显像,通过计算机融合而完成的一种新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能为确定和查找肿瘤及其他病灶的精确位置、定量、定性诊断提供依据。但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仍然只遵循一个“金标准”,即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事实上,PET-CT检查并不能检查出所有肿瘤,比如在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上,PET-CT的效果就不佳。因此,一般不给健康人作为体检项目推荐。除去价格、风险等因素外,PET-CT在发现空腔脏器(如食管、胃、肠等)病变方面存在盲区,加上食物残渣及肠蠕动等原因,PET-CT不能代替胃镜和肠镜的检查。也不能取代CT和MRI检查。做检查应该遵循从简到繁的原则,即先做B超、CT、MRI,最后再做PET-CT。

PET-CT与CT有啥区别?

1.检查准确度

总体来说,PET-CT的检查准确度要比CT高,PET-CT理论上可以检测出直径约0.2cm的肿瘤,比CT更优秀,是所有检查设备中最为精确的。但是,对于个别部位和早期肿瘤,CT的检查效果可能比PET-CT检查效果更好。PET-CT在发现脑部和空腔脏器(如食管、胃、肠等)病变方面存在盲区,加上脑部毛细血管密集,消化道内食物残渣及肠蠕动等原因,PET-CT不能代替胃镜和肠镜的检查,也不能取代CT和MRI检查。早期肿瘤由于代谢程度不高,PET-CT的检查效果也不一定很理想。此前就医网就有CT检查发现肺部异常,疑似早期病变,而PET-CT检查显示正常的案例。经再次读片,发现肺部确实有早期病变。

2.对肿瘤性质的鉴别

CT是从形态上对肿瘤进行分析的,无法确定病灶的性质。而PET-CT因为是PET和CT的结合,所以不仅能了解肿瘤的形态,同时还能对肿瘤性质做出诊断。这对于肿瘤病人的治疗更有帮助。

3.检查准范围性

PET-CT可以检查局部,也可以一次性扫描全身,从而避免遗漏肿瘤转移灶。而CT检查目前主要检查局部,不能进行全身扫描,在检查肿瘤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遗漏转移病灶的情况。

4.检查价格

就目前而言,PET-CT价格相对于其他检查是比较高的,国内全身检查从7,元到13,元不等,检查费用较为昂贵。而CT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正常都在几百元左右,一般的检查者都能负担得起。

总结

PET-CT与其他医疗检查和治疗一样,如吃药,虽可治疗疾病,但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PET-CT并非人人都适宜,合理使用最为关键。对于早期癌症的筛查,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检查方法效果可能更好。如胃肠道肿瘤筛查用胃肠镜,原发性肝癌则可用超声加上甲胎蛋白检测,盆腔部位肿瘤用超声检查,必要时对肝脏和盆腔还可以进一步做没有辐射的磁共振(MRI)检查。PET-CT并非全能,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将所有早期肿瘤病变一网打尽。有些恶性肿瘤细胞的糖代谢水平并无明显增高,用PET-CT筛查就极易漏诊。做检查应该遵循从简到繁的原则,即先做b超、CT、MRI,最后再做PET-CT。

对于已确诊的肿瘤患者、肿瘤疑似人群、肿瘤高危人群,PET-CT可以有效的帮助医生进行确诊或对病灶的准确定位、治疗方案的合理运用及全身是否还有其他转移病灶等情况了解得更清晰。就如同上面所说的,发现癌症是抗癌的第一步,治疗癌症才是抵抗癌症的关键一步。

End.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整合自网络,侵权删。

赫思凯尔团队成立后的表现得到了日本医疗界、经济产业省、外交部、观光厅的普遍认可及鼎力支持。让所有贵宾享受到更好的日本医疗服务是赫思凯尔团队不懈追求的方向。

翻译团队

在日本生活10-30年的华侨,深入了解日本经济、文化又兼具日本医疗行业背景,持有医疗翻译资格证书。

司导团队

5年零事故,以精通中文的日本人为主,熟悉日本交通路线,提高贵宾体验度。

医疗顾问

日本医疗各领域权威医师专家,针对问诊看病贵宾提供VIP绿色通道。减少患者等待时间,第一时间安排好问诊治疗。

免费--

官方网站: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xiroua.com/gxzz/2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